一進入12月,在北京某外企擔任企劃的馬德琳格外忙碌:每天要接收四五個包裹,里面全是形形色色的圣誕禮物,而這些都來自她每天不停地詢價、比較、拍貨、付款的網絡購物。
馬德琳是典型的“圣誕網購狂”。當西方生活理念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生活中時,已習慣了“網購”生活的北京、上海等地的白領們,開始把這種狂熱轉向了圣誕節。
“每年的圣誕節都會迎來‘網購’狂潮,但今年的圣誕‘網購’提前了半個月。”電子購物網絡平臺百度“有啊”總經理李明遠說:“預計這一購物潮將持續到20日左右。”在美國,11月、12月兩個月均是圣誕購物季。來自ComScore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圣誕“網購”支出已近160億美元,同比增長3%。在中國,圣誕消費的苗頭還只是剛剛顯現出來,但讓人們看到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百度監測數據顯示,一進入12月,與圣誕節日采購相關的商品交易量迅速攀升,截至目前,比上月增長了近40%。其中,圣誕禮物最受網民青睞,烘托節日氣氛的裝飾品的銷量也在看漲。
為什么年輕人如此鐘愛圣誕“網購”?
圣誕節是年輕人的節日,他們也正好是“網購”最密集的人群,相比線下商場,他們更青睞更實惠、更便利的“網購”。“臨近年底,工作多,逛商場太耗時間,坐在辦公室里點幾下鼠標就能完成采購,省事得多。”馬德琳說。
此外,網上采購圣誕禮物,一般都會比去商店買便宜。已有四年“網購齡”的馬德琳對此頗有心得。
由于多數網店沒有房租等經營成本,因此“網購”可對線下商場保持價格優勢。
國內圣誕網絡市場突然崛起令生產者有些驚訝。“網上的訂單突然多了。”廣東一家小規模的圣誕產品加工企業老板王先生說。該公司多年主要承接歐美的圣誕產品訂單,他對市場風向的變化感覺很準。但從2008年遭遇出口危機以來,該企業還沒有從海外市場的重創中走出來。往年,7月是圣誕商品的生產旺季;而今年,7月時市場銷售下降,直到近期才有所回升。“沒想到網店賣得這么好。”他說。
廣東的圣誕產品產量幾乎可以占到全國的六成左右,但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技術壁壘和環保等因素的影響,截至今年7月,廣東省出口圣誕用品約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6%。對美國出口1.3億美元,下降近20%;對歐盟出口6500多萬美元,下降5%。7月單月數據顯示,廣東出口1.2億美元,下降10%。
不過,王先生對國內的供應顯然和國外的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洋氣的、新奇的玩意,對以前那些東西看不上了。你要是不搞些新奇的東西,他在網上點都不點。”他說,“給國外的,要按照他們的設計要求來,我們也賺不了多少;給國內嘛,要自己想點子,把圣誕的元素和新奇的玩意結合起來才有賣點。”
“走不了國外,就走國內吧。從現在開始,圣誕、元旦、春節、情人節、元宵節,節日一個接一個,都是‘網購’的熱潮。”王先生很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