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會六年磨一劍
彈指一揮間,中博會即將六歲了!
第六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暨中西中小企業博覽會(簡稱中博會)招展工作的相關負責人一臉輕松。他向記者攤開本屆中博會招展情況的計劃完成表,其中境內展位完成額一欄填寫的數字是“116.87%”!
“從來沒有這么輕松過!”該負責人已經負責了六屆中博會的招展工作,“以前都是愁‘人不夠’,今年是愁‘位不夠’。很多企業都想擠進來。”
參展企業態度的微妙變化,是中博會品牌已成功打響的最好例證。經過六年的艱辛歷練,經過六年的精心打造,經過六年的深厚積淀,中博會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小企業展會第一品牌。
撰文:張啟、謝思佳
抱團參展迎戰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這一特殊背景,給今年中博會的籌備工作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起初我們擔心受金融危機影響,企業信心不足,可能影響招展結果。現在看來,中博會的品牌影響已經逐漸形成,金融危機對國際訂單的影響使企業需要尋找更多的平臺去接訂單。”相關負責人稱,“可以拿到訂單,是企業踴躍參加中博會最重要的原因。”
這種與經濟形勢“相左”的現象,其實在去年就有所體現。第五屆中博會舉辦之際,正是金融海嘯剛剛肆虐之時。當時,對國際經濟冷暖最為敏感的廣東企業,已提前發覺訂單下滑的跡象。包括廣東在內的中國企業通過權威展會,試圖擴大訂單,正因為此,去年第五屆中博會以6068個展位數,刷新了歷屆展位數。
今年更是這樣。據了解,今年中小企業的參展熱情空前高漲,境內展位申報早在8月初就超額完成,并且超出計劃總數近17%。境外展位也十分搶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1000多個計劃展位就被搶購一空。
展會的意義不僅在展會本身。據專家測算,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大約為1:9,即展覽場館的收入如果是1,那么相關的產業收入則為9。會展首先會促進廣東商品市場的開拓,拉動工業的持續增長,同時也帶動了交通、通訊、旅游、酒店、餐飲、零售、廣告、印刷、裝飾等行業數萬家各類企業的發展。
國家如此重視中博會的舉辦工作,就是算好了這筆“杠桿賬”。這樣看來,中博會的火爆,對于全國抗擊金融危機、率先實現經濟復蘇的意義十分重大。
中外參展連接友誼橋梁
自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將中博會升格為“國際級”之后,每年頗為熱鬧的“主賓國”,已經成為中博會的招牌菜。今年人們要在中博會上領略的,將是迷人的西班牙風情。據悉,主賓國西班牙已經攬下1萬平方米的展示場地。
“主賓國”這一說法,還要追溯到第二屆中博會。時值“中法文化交流年”,同樣“盛產”中小企業的法方對此“一拍即合”。法國人的到來,讓第二屆中博會顯得格外惹眼。自此,中博會開始了從獨自辦展到攜手外方辦展的模式。第三屆開始,中博會正式更名為“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
2006年,素有“世界中小企業王國”之稱的意大利,攜著700多家中小企業浩浩蕩蕩而來。而此后多屆主賓國更均建立在雙方國家層面的外交戰略之上:2007年第四屆中博會期間,舉辦了中日中小企業博覽會,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之際兩國政府達成的共識;2008年的主角是韓國,來自韓國的263家企業和有關行業機構參展,帶著一些最新的精湛技術驚艷亮相;本屆中博會西班牙成為主賓國也是寫入了兩國聯合公報。
去年,中博會在國際化方面再度邁進一步。還是在溫家寶總理的牽線搭橋之下,亞歐會議45成員首次集體亮相中博會,中博會也為此特意增設亞歐中小企業合作交流館。今年,這一特色將繼續強化,第六屆中博會將首次組織召開亞歐中小企業合作與發展研討會,交流中小企業的發展政策和經驗做法,探討如何加強中小企業的經貿合作與市場開拓。
現在,中博會的國際化程度相當高,超過五分之一的參展商來自境外。賓客云集,高朋滿座,中博會真正成了國際中小企業的盛宴。
“廣東速度”搭起惠企平臺
回望六年,中博會一步步在成長。
時間回溯到2003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視察了首屆廣東省民營企業產品博覽會。在那次視察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張德江說,必須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幫助其發展壯大的舞臺。
“廣東速度”,使得這個舞臺的搭建出乎尋常的迅捷。
2003年12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發出邀請函,建議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主辦中國中小企業博覽會。很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回復同意主辦。
經過不足1年的籌備期,2004年10月18日,首屆中博會在廣州花城會展中心隆重拉開帷幕。4天會期,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11.8萬人次紛至沓來。
六年來,為了完成中博會的歷史重任,廣東一刻都不敢松懈。尤其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中博會每屆的舉辦情況。去年的第五屆中博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就親自到展會考察,并督促政府有關部門繼續完善和優化中博會這樣的好平臺,幫助經歷艱苦磨煉的中小企業創造出更大輝煌。
每一次中博會,都是一次智慧云集的思想盛宴。為各路商家搭建貿易平臺,為中外企業營造交流空間,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當各類膚色、各種語言的商人紛至沓來,當主賓國將展會裝點得異國風情十足,當各種研究所、機構的專家頻頻獻策……所有人都發覺,這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展會,而是一座新興的出海口、一所智慧的研究所。
金融服務的到來,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實質性的支持,銀行、擔保機構、證券機構、保險機構讓企業們感覺找到了金融的脈絡;信息化、專利、培訓、咨詢、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踴躍參與,讓中小企業獲益匪淺;高峰論壇,吸引國內外的經濟專家前來為中小企業把脈會診;中小企業專題培訓,讓中小企業代表免費享受到了高水平的知識大餐,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回想中博會的初衷,就是在廣州打造一個舞臺,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中小企業都到廣州這個地方來會一會,練一練,然后,實現由魚到龍的蛻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