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寶典三:起家不怕本小
走到今天,胡成國用“天時、地利、人和”來總結自己的成功。的確,1962年出生,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1984年借款辦廠,恰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非公有制經濟壁壘松動;1993年始進上海,乘上了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東風;1999年在上海打開局面,又借上了“十五大”為私營經濟提供的發展機遇。胡成國的個人經歷與時代發展無意中有了某種程度上的契合,他的個人命運也不可避免地與中國民營企業的命運聯系在了一起。
“如果現在的年輕人同樣用5萬元起家,你認為他們會成功嗎?”記者向胡成國問出了許多上海創業者都心懷的疑問。
“一樣會。我們創業的時候趕上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大變革,這種變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市場機會。而現在的創業者則更加幸運了,中國已經入世,市場經濟體制也更為成熟,各項法律法規更為完善。這次十六大又提出了鼓勵民營企業的繼續發展,應該說,他們面臨著更大的市場機遇。”
“現在上海賺錢的機會也很多,5萬元足夠盤一家店鋪了。不要在乎自己的店鋪或者企業是小是大,任何企業都是一點點成長起來的,關鍵是要有信心。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最好,如果沒有,就去找合作者,從合作者那里達到資源的最佳組合,現在不是很流行股份制嗎?少則5年,多則10年,出來的一樣是條好漢。”
創業寶典四:家中有萬貫 不浪費一文
說起理財觀,胡成國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別人都說花錢容易賺錢難,但在我看來卻恰恰相反。賺錢總是容易的,因為企業總在不斷地產生利潤,但花錢卻常常是一件困難的事。”說這話時,胡成國剛剛從江西宜春回來,在那里他代表德力西簽下了1.1億元的投資合同,“買技術、買生產線
我肯定不吝嗇上千萬元的支出,但在買衣服時,我還是喜歡貨比三家,花一百元都要想值不值得。小時候苦技了,形成的消費習慣很難改變。”
當聽說劉永行身上的襯衫只有30元一件時,胡成國大呼貴了貴了,“有一次到外地出差,碰上一家服裝經銷站在清貨,原來都是100多元一件的啊,現在只有10元一件,我一口氣買了300件,回來發給員工,一人一件,他們高興得不得了。”當然,胡成國也沒有忘了自己,“我留了10件,每到夏天輪著穿。”一席話,說得在座各位目瞪口呆。
幾年來,胡成國一直開著一輛白色的尼桑車,公司里的同事一直勸他買最新款的奔馳600,這也一直是胡成國最鐘愛的品牌,但說了很久,他卻遲遲沒有行動。“款都批下來了,但總還在猶豫,個人享受的事,得過且過吧!”
不僅如此,記者從胡成國的朋友那里得知,胡成國多年來保持著早睡晚起的習慣,每晚21:30準時關掉手機,家里的電話也只有公司的幾個機要人員知道,換言之,胡成國是個沒有夜生活的溫州老板。“白天工作太累了,我不是一個很喜歡應酬的人,早睡晚起,養生之道嘛!”胡成國笑著解釋。其實不用解釋,單看他紅潤的臉龐和旺盛的經歷,也便能體會他的養生之道了。
現在,每天來往于上海徐匯和青浦之間,胡成國常常笑稱自己是“新上海人”。一雙兒女正是無憂無慮念書的年紀,胡成國說,沒對他們要求什么。做企業做到現在有些騎虎難下,“當初是本能地賺錢養家糊口,現在賺錢的意義不是那么大了,卻是很難抽身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年底要過40歲生日的胡成國這樣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