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軍轉干部呂才科下崗后再創業
誰謂河廣 一葦杭之
近來,呂才科又受挫了,他創辦的化工廠主攻的金屬材料防腐課題,前期投入不小,中試失敗了;但他并不灰心。他最欣賞《詩經》里的那句話:“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他說,干事創業,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脫下軍裝,不能“脫”掉軍人本色
1982年,呂才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18歲入學即入伍。軍校培養了他軍人的作風、學生的技能。本科畢業后,他歷任濟南軍區某高炮旅高炮連儀器站站長、旅修理所指導員。
1991年呂才科服從組織決定,脫下軍裝,轉業到泰安市進出口公司,歷任辦公室主任、業務部經理等職。1997年,公司經營困難,呂才科下崗了。失業的痛苦、對未來的迷茫,讓呂才科有時吃著飯,就把飯碗扔下,躲到一旁生悶氣。
正應了“禍不單行”的老話,在呂才科心灰意冷的時候,6歲的兒子因心肌炎住進了醫院。在照顧孩子期間,他在部隊受的腰傷復發。那天是年三十,妻子在醫院照顧孩子,他一個人在家,躺在床上,翻身都困難,上趟廁所,來回爬了近半個小時。給朋友打電話求助,朋友把他送進了醫院。呂才科一家三口,在醫院里度過了一個終生難忘的春節。
一位朋友提醒他:你是轉業干部,又有特殊困難,可以找找組織,肯定能給你安排一下。他說:“我對黨和政府的軍轉干部政策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我困難的那段時間里,組織上也是噓寒問暖。但軍轉干部千千萬,都等著政府照顧,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政府可以給你基本生活保障,不可能讓你萬事順心。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必須面對現實,腳踏實地地干。”他在困境中暗下決心,脫下軍裝,不能“脫”掉軍人本色。
用軍人作風頑強創業
磨豆腐磨出了食品加工廠,辦食堂辦成了大酒店,種花卉種到了歐美……其他軍轉干部的成功之路,為呂才科提供了榜樣。他說:“看看周圍多少人白手起家,靠的就是量力而行,靠的就是吃苦耐勞。”
妻子含淚捧出了家里僅有的兩萬塊錢,呂才科東借西湊,有了6萬塊錢的創業家當。
一次,呂才科在華東師范大學讀研究生的高中同學來到泰安,這名同學的主攻課題是水處理。這是一個環保、節能的新興行業,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呂才科感到機遇來了,決心放手一搏。
為了早日生產出合格的水處理產品,他走訪了有關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拜訪專家、教授,多方搜集國內有關生產水質穩定劑的技術資料,最終選定生產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的水質穩定劑。
在資金緊張的條件下,呂才科以技術入股和高薪吸引兩名博士生作為公司工程師,開始了艱苦創業。呂才科最欣賞大禹治水的魄力,遂將“大禹”作為企業品牌,蘊含了他的企業經營理念和崇高追求。
不忘軍轉干部的職責回報社會
大禹化工有限公司開張后的3個月,沒有談成一筆生意,最困難的時候,員工出差的交通費也是向朋友借來的。呂才科自己出差,為了省5角錢,常先跑兩站再坐公共汽車。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筆生意終于等來。客戶是一家年產值十幾個億的鋼鐵廠。呂才科把自己的產品介紹完以后,對方的企業老總說:說實話,我真聽不懂,聽說你是軍轉干部,我也是軍轉干部,就用一點你的產品試試吧。呂才科后來回憶道,這筆一萬元的訂單現在看來微不足道,卻使我意識到“軍轉干部”這一金字招牌的力量,更增強了我做好企業的信心。
如今的大禹化工有限公司已發展成有30多種產品的中型水處理藥劑專業生產廠,已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年產值2000多萬元。呂才科不忘回報社會,安排20名下崗失業人員。
回顧自己的創業成功之路,呂才科感慨良多:“我和許多人一樣,干事之前,總是想到那么多困難。困難就像壓在頭上的大山讓人無法跨越。其實,創業前的大困難,逐漸具體化,反而不可怕了。只要量力而行,只要不眼高手低……辦法總比困難多。”(記者 宋光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