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軍人講述海南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的經歷
王祿貴是海南文昌南陽人,今年已86歲高齡,但身體狀態很好,人也非常樂觀,走起路來很有軍人的風度,說話聲音很響亮。
中新海南網6月30日電 據南國都市報報道,6月20日,剛從廣州回到海南的原三亞榆林要塞副司令員王祿貴老先生,在海南軍區海府干休所辦公室接受南國都市報記者的采訪,向記者講述了他在海南參加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經歷的無數次驚險與傳奇式的故事。其中最讓他感到自豪的事是,他第一次參加的南陽竹崀橋伏擊日軍戰斗和他從事瓊縱電臺與延安聯絡的傳奇故事。
王祿貴是海南文昌南陽人,今年已86歲高齡,但身體狀態很好,人也非常樂觀,走起路來很有軍人的風度,說話聲音很響亮。
王老說,1939年2月,日寇登陸海南島并占領了海口、府城,又一路沿著瓊文線向大致坡、潭牛轟炸。國民黨文昌黨部、縣政府的文武官員倉皇向重興、石壁一帶撤退。文昌南陽鄉的共產黨負責人符致東等人在國難當頭時刻,挺身而出,組織青年成立抗日游擊隊,堅決抗擊日寇侵略。王祿貴就在這時參加了抗日武裝隊伍,當了傳令兵,成為一名抗日戰士。
日寇侵占潭牛、文城后駐有重兵,而后每天都有兩輛軍車侵入文西地區進行掃蕩,殺害抗日軍民。為了給日寇一次打擊與教訓,身為瓊縱抗日總隊第二支隊第一大隊長的覃威,經過一段時間的偵察后,決定在文城到海口公路干線上的一個隘口——南陽的竹崀橋伏擊日軍。
1942年9月17日早上,天剛蒙蒙亮,覃威大隊長便帶領他的三個中隊與第二大隊第四中隊的游擊隊員設下埋伏。但等到中午,還沒有看到日寇軍車出動,幾百名戰士忍著饑餓繼續等待。下午約4點鐘,戰士們終于聽到了日寇汽車的馬達聲從文城方向傳來。覃大隊長這一下可高興了,立即要求王祿貴傳令:“準備戰斗。”
但誰也沒有想到,日寇這一次一共來了8輛軍車。覃大隊長經過與政委合計,采取“速戰速決速撤”的方法,分工負責,炸橋的炸橋,狙擊的狙擊,一聲令下,全體出擊。日寇開在前面的兩輛軍車一進入我軍的埋伏圈立即遭到了打擊。第一輛車上的敵人被全部殲滅,第二輛軍車上的殘敵企圖利用地形頑抗,我軍二中隊便發起沖鋒,在白刃戰中殲滅了這些日寇。三中隊與四中隊以嚴密的火力攔截著敵人第三輛軍車與橋東的敵人。之后,我軍又以最快的速度撤出了戰斗。整個戰斗只花了40分鐘,殲滅敵寇30多人,繳獲輕重機槍4挺,步槍20多支,取得了重大勝利。
竹崀橋伏擊日寇戰斗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瘋狂氣焰,打出了我軍民抗日的威風,鼓舞了我抗日軍民敢于斗爭,抗日必勝的信心,在海南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王老說,1946年8月,他調到瓊崖縱隊司令部無線電訓練班學習,并當上了海南瓊崖縱隊與延安聯絡的通訊兵。那時,瓊崖縱隊與黨中央中斷聯絡已經很多年了。
王老說,1939年,瓊縱也有電臺,可與黨中央保持聯絡,后來在戰斗中被毀壞了,從此與黨中央失去了聯絡。日寇投降后,黨中央要求恢復與瓊崖縱隊聯絡。1946年7月,東江縱隊派人帶電臺入瓊,并在瓊崖縱隊司令部舉辦訓練班,培養通訊兵,學習無線電技術。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調到無線電臺工作的。
電臺架設后,他們嘗試著與延安聯系,但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就是聯系不上。聽不到延安的聲音,他們非常焦急,臺長張小章更是著急,不斷地檢查機器,測試電量,改換零件,還用竹竿將天線架高起來。他們一次次地向延安方向發出信號,但就是沒有回聲。王老說,當時他們就像迷途的孩子渴望回到母親身邊。當年9月的一天夜晚,張臺長突然興奮地叫了起來:“聽到延安的聲音了!”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立即傳遍了整個司令部。
但是,他們不斷地向延安發出回答的信號,延安卻怎么也聽不到他們的回答。日子又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此時,海南革命斗爭正處于緊要關頭,由于國民黨拒不承認瓊縱是共產黨的隊伍,黨中央原定“北撤”計劃落空,中共廣東省委指示瓊縱撤往越南。馮白駒認為“南撤”不妥,決定將海南的情況向黨中央匯報。但電臺不通,他們急壞了。
9月23日午夜,張臺長高興地大聲喊叫:“通了!延安電臺聽到我們了。”馮白駒同志立即指示將預先寫好的關于“南撤”問題請示電報發給黨中央。很快,黨中央回電,支持了以馮白駒為首的瓊縱《堅持自衛反擊的決議》。
王老說,那時那刻,令他終生難忘。也就是那一刻,令他更深刻地認識到電臺工作的重要性。電臺與黨中央恢復聯絡后,海南人民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展開了解放海南的偉大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