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教育也“不差錢”
對于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們的質疑,有關部門也有自己的說法。
3月8日,財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戴柏華在線與網民交流時表示,近幾年來,財政部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目前教育支出已經成為公共財政的第一大支出。
去年全國兩會之前,財政部副部長丁學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盡管4%的目標沒有實現,但近年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不斷增加。
“從2004年到2008年,我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從4000多億元增加到9700多億元。財政教育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從14.9%提高到16.3%,成為我國財政支出當中的第一大項。”丁學東說:“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自豪地說,這幾年是我國教育經費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也是我國教育事業進步最快的時期之一。”
“我國教育存在著‘投入不足’的缺陷,但另一方面,教育經費每年實際上是在不斷增加,也存在有限的教育經費使用結構不合理、效益不高、浪費嚴重的弊端。”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梅珍就直言,“隨著教育經費的大幅增加,如何分配好使用好新增經費也就顯得非常重要,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和認真思考。”
“我國的教育事業經費支配方式一直沿襲‘政府主導型’路徑,各類學校的經費撥款額度基本由行政主管部門‘說了算’,加之對經費分配及使用過程缺乏足夠的有效監督機制,由此在教育經費配置和教育經費使用領域滋生了大量不合理現象,并有越演越烈趨勢。”王梅珍以高校中的“專項補助”為例,我國投入的科研經費以每年超過20%的比例增加,“然而,不少科研課題立項是在領導人表態、少數專家表決基礎上產生的,由此衍生的權力尋租空間,直接導致了實踐中‘大項目不審、中項目小審、小項目大審’的怪象。最終,大量的科研經費不是花在‘人’身上,而是投到‘物’上面去了。”
容易出問題的環節還包括在教育經費的使用上。“由于沒有嚴格監管,竟不明不白地倒進了個人‘腰包’,貪污挪用、權力尋租等惡劣行徑近年來時有發生。”王梅珍因此認為,如果上述這些教育經費的使用結構、管理效率問題不能盡快得到很好的解決,即便4%乃至更高的總量目標都實現了,恐怕也未必能令人欣慰,最終也未必會真正有益于教育的健康順利發展。
關鍵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正是基于這些考慮,今年全國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就如何把教育經費這塊“蛋糕”分好、用好,提出了很多建議。
王梅珍首先覺得,確立透明的教育經費公示制度是確保有限的教育經費能用對地方的第一步。“通過立法,對財政年度教育經費的構成及細節,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其他財源的所有撥款數額,到撥入部門、部門對撥款的分配及最終的撥款領受人等等,都予以充分曝光,建立完善的教育經費使用或分配公示制度,確保4%的教育經費在陽光下運行,并將此‘陽光行為’納入法律強制保護軌道。”
除此之外,她認為還應該建立科學的教育經費預算制度。通過出臺《教育經費法》等立法推動,對教育經費預算的決策主體、學校參與預算過程的保障措施、生均標準的確定方法及提升辦學質量的經費促進措施等等,一律予以具體化與明確化。
在王梅珍看來,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建立有效的教育經費監管制度。她以英國為例,在那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教育經費的預算及使用行使直接管理權和監督權,但教育經費不由政府主管部門向學校直接劃撥,而是通過相對獨立的教育經費撥款機構間接下撥。“英國這一教育經費劃撥的傳統和特色,事實上將教育經費的撥付、使用和監管分屬于三大相互制衡主體,建立了有效的教育經費監督機制。”
“相反,我國的教育經費審批、使用和監管往往‘同出一門’,裁判員就是運動員。這樣,直接導致了大量的規則制度形同虛設,毫無監督可言。”王梅珍呼吁,當借鑒英國的做法,通過立法推動,建立嚴格而有效的教育經費審計監督制度。“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出臺《教育經費法》,設置獨立的第三方教育經費撥款及教育質量審查機構,教育行政主管則專注于預算編制與監督管理,而學校需要做的就是圍繞辦學質量這一核心自主獨立地用好每一分錢。”(記者趙曉展)
(工人日報 趙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