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藥價7年降27次 市民沒啥感覺
發改委宣布自3月28日起162種藥降價 平均降幅約兩成
國家發改委再向高藥價出擊。據統計,此次發改委降低部分藥品最高零售價已是近年來第27次。但有市民表示藥價多次下調看病卻依然貴,業內人士也指出,有些廉價藥一降價就消失,醫院還是開貴價藥。
【相關新聞】
繼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降低了部分外資藥品的最高零售價之后,昨天發改委再揮大刀,決定從3月28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環系統類藥品最高零售價格,共涉及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規格,平均降幅為21%,預計每年可減輕群眾負擔近100億元。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國家發改委對外資與本土企業各打“五十大板”,在華的近半外資藥廠藥品都有涉及。不過不少市民反映,藥價已降了27次,擔心此次降價仍難起到實際作用。
單獨定價藥品藥價仍很高
記者在降價目錄里看到,幾乎老百姓常用的抗生素都在此次降價范圍。但仔細對比了一下,享受單獨定價藥品的價格,比與其同樣規格的藥品仍貴很多,甚至有些品種兩種價差十多倍以上。比如頭孢拉定膠囊(250mg×12),由上海施貴寶生產的最高零售價為15.2元,而本土企業生產的最高零售價才3.6元。
據悉,為鼓勵企業進行藥品研發,2000年頒布的《藥品政府定價辦法》給予創新藥品定價方面種種優惠措施,使原研藥價格逐步脫離一般藥品的價格體系。事實上,除少部分處于專利保護期之內的純正“原研藥”之外,國內大部分原研藥是專利保護期已失效的藥品,但這些原研藥依然享受的差別定價待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本次國家發改委向原研藥“揮大刀”,已表明了物價部門正在努力減少這一差距,但是從價格上來看,原研藥和本土藥廠之間的價格差別仍很大。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還將分期分批降低其他政府定價范圍內的藥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