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關于創新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
言恭達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育,產業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關鍵在職業教育。然而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十二五”規劃要求相距甚遠:
一、人才匱乏呼喚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當前我國面臨著高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的發展瓶頸。以蘇州為例,高技能人才滿足率僅30%,某些行業只能滿足企業需求的10%。目前全國不到8000萬的技術工人中,高級技工僅占3.5%,技師、高級技師更是鳳毛麟角,以至于有關部門對企業高級技師的情況了解也不多。高級技師少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調優調高調強的重要瓶頸。
二、認識不清造成職業教育全面掉隊。職業教育最大問題是定位不準。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誤區是辦職業教育僅僅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忽略了其承擔的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職責,由此造成社會上普遍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將職業教育視為考不上大學的“收容隊”。由此帶來職業教育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有:辦學保障不足,無制度保障,無經費保障,一些學校靠負債辦學,職業學校教師待遇普遍低于同級普通高中;自身實力不強,大多數學校仍停留在滿足低水平“就業”上,教學少規范,實訓基地規模小,設施落后,“雙師型”教師培養與引進困難;缺乏行業支持,企業以多種原因拒絕職校學生和老師見習、實習。
三、管理失范制約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多年來職業教育政出多門,多頭管理,職能交叉,導致招生就業政策、經費標準、教育水平、教師工資待遇、畢業生職業職級證書等級、工作身份和待遇等差異顯著,有欠公平。聯合國經合組織在對我國的企業技術環境研究后認為:“我國企業技術能力落后的第一原因是在產品再生產和研究發展中沒有充足的、高水平的從事設備操作、維護、改進和更新的生產技術人員,以及科技人員的結構不合理”,這段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在人才方面存在的問題,只重視動腦型人才,不太重視動手型人才。職業教育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建議圍繞經濟轉型升級,創新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為實現“十二五”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一、圍繞培養高技能人才創新職業教育。
各地教育部門應明確要求當地職業教育學校必須根據經濟轉型升級需要,承擔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并以此做好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提出各類職業院校的辦學要求和標準,以推動職業院校積極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在人才培養上上新臺階。可按照獲得高級工及以上技術工種資格證書的畢業生數對學校進行獎勵,對學校教師和學生在技術攻關或國家技能比賽中取得成果的應重獎,以引導學校重視培養動手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同時應對擁有技師、高級技師達到一定人數的企業作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之一,以引導企業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二、圍繞做強整合職業教育。
應以市為單位,根據當地經濟發展需求,打破部門所有制界限,將原先分散在各部門手中的、規模小、專業重復且薄弱、辦學效益不高的職業學校,由教育部門按合并同類項方式,通過土地置換、債務化解等形式整合在一起,并要求整合后的每個學校專業互不重復,而且在當地都是最強的,形成“一校一特色”。還應推動各地各類職校合作建設通用型實訓基地。
三、重視“雙師型”教師培養。
應改革多年來用普通中學教師職稱評審標準來評價職業學校教師的作法。在人才引進上,要創建有利于從社會各種渠道,特別是從產業部門吸引教師到職校任教的柔性用人機制,可設立一定指標的 “特崗教師” 機動編制。可借鑒許多地方對現代管理人才的培訓模式,將職校的技能型教師分類分批送到西方等發達國家的職校、企業進行輪訓,或到國內相關企業掛職鍛煉。通過提升教師執教水平,更新教師的知識儲備,促進其對接新興產業的了解,提高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崗位需要的人。
四、重視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
一些地方的技師學院或職教院校的技能大師(名師)工作室在推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解決企業生產中的遇到的技術難題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無錫技師學院以朱建明技能大師命名的朱建明工作室就曾為多家企業攻克技術難關,使這些企業獲得專利并申報成為無錫的“530”企業。這些技能大師工作室在科技創新中所發揮的作用不亞于院士工作站。因此應給予技能大師工作室與院士工作站同等待遇,應像資助企業重大研發機構一樣,對技能大師工作室進行資助,各地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應劃出一塊專門用于技能大師工作室研發資助,使職業學校中的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的技術難題攻關主力,中小企業技術后盾。
五、為職業教育的優質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溫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講話時強調: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優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和社會貢獻。應大力宣傳高技能人才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突出貢獻,讓全社會都知道“一個平庸的博士不一定比有精湛技術的木工對社會貢獻大”,讓廣大學子不再角逐于高考一條“獨木橋”,從對學歷的盲目追逐,走向對崗位的理性選擇,讓需要崗位的人成為崗位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