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戰勝八大“隱患”
記者:希望工程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也曾面臨信任危機的考驗,比如香港《壹周刊》質疑善款失蹤一案。在制度建設等方面,你們有什么樣的體會?
徐永光:有一天我看到財務部摞得高高的匯款單,就感慨:如果我們管理不好,這匯款人每人一口唾沫,都能把我們淹死!《壹周刊》誹謗一案,我們勝訴了。但這件事讓我更深信“公信力是非營利組織的生命之根”。
我曾經講過,希望工程存在的“八大隱患”:沒有納入統一管理的募捐“體外循環”;借希望工程之名搞非法牟利的“假名營私”;不按管理規范辦事、另搞一套的“體制磨擦”;法律不完善帶來的“制度風險”;實施機構自己的“管理疏誤”;個別不負責任媒體的“中傷毀譽”;外界以偏概全的“失準評判”;道德風險導致的“自砸招牌”。每個隱患都是地雷,一不小心踩上就有引爆的可能。我們深知責任很重,戰戰兢兢,就像在天堂和地獄間走鋼絲,但是公眾對我們的期待是“萬無一失”。當然,在所有這些風險中,唯一能讓希望工程徹底砸招牌的就是最后一條,“道德風險”——機構負責人出現貪污腐敗。
不管是青基會內部的建章立制,還是國家對于非營利組織的規范,一直都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比如,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長期無章可循,無奈套用叫做“統收統支”的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如果把制度比作一件衣服的話,你猶如穿著一件根本不是自己的衣服。因為衣服不合身,你一舉手一投足可能掙開了哪條線縫,那就成了不合“規范”。這樣的制度風險,讓中國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做事越多風險越大。新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按照國際會計準則,根據我國實際,吸收了歐美國家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經驗,在某些方面比國外同類制度還要先進。好的制度,幫我們降低了風險。
再造公益運行鏈刻不容緩
記者:您現在還在南都公益基金會任秘書長,繼續從事公益事業。您認為現階段中國的公益事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徐永光:最近我經常講中國公益行業內部合作,還有公益運行鏈的再造。什么叫公益運行鏈?在公益的行業當中,有一部分的機構是做服務的,各個領域都有,教育、文化、兒童、婦女、殘疾人、老人、環境保護等。還有一部分的機構是提供資金的,包括公募基金會、非公募基金會、企業等,還有一些機構是從事中介服務的,作為支持性的機構,這樣構成了公益運行鏈。
美國在1887年,就出現了公募基金會。當時在美國的丹佛市有很多的慈善公益機構,他們紛紛向企業募捐,企業說不行,這么多機構找我,我招架不了,你們聯合起來勸募,一個人來找我,我給錢之后,你再拿去分給服務機構,形成完整的公益運行鏈。
但是在青基會成立的時候,公募基金會都是依托政府的。當時基金會的成立是出于彌補政府對于公共投入的不足?;饡蛏鐣X以后怎么落實?還是通過政府系統落實的。
汶川地震捐款的使用大多都通過政府落實了。為什么?就是因為民間公益運行鏈條是斷裂的。世界上大多國家是政府購買民間組織的服務,中國是相反的,中國是民間組織購買政府的服務,社會捐款使用的時候,干活的都是公務員。所以760億的汶川地震捐款給中國的公益行業的就業沒有帶來多少貢獻,因為都是政府在干活。
所以,公益運行鏈的再造對接,公益資源的優化配置,我覺得是當前最迫切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