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甘肅,按照有關政策,應屆高校貧困生一畢業就可申請低保。可近期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近七成大學畢業生表示不愿享受這一政策。
記者從甘肅省民政廳了解到,今年高校畢業生在畢業期間,因患病等原因無法就業且家庭生活困難、達到救助標準的,可憑相關證明,在戶口所在地的社區居委會申請城市低保或其他救濟。這項新政策是根據6月1日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等14部門聯合發出的《關于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作出的。
“申請低保更讓人看不起”
日前,記者就此話題走訪蘭州部分高校。一些畢業生認為,把貧困大學畢業生納入低保范圍,一方面可以解決一部分人的后顧之憂,哪怕金額很少,也體現了政府的關懷,能給予他們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激勵大學生,促使他們發揮更好的人才效益。
但是,記者采訪到的20多個大學畢業生卻表示,自己不會去領未就業大學生低保,持此觀點的大學生占所采訪學生的近七成。他們認為,傳統觀念中,享受低保的都是殘疾人、下崗工人等生活困難的人,大學生申請低保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而且低保的數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記者從蘭州市城關區民政局低保管理辦公室了解到,目前城關區的低保標準是人均每月90元。
蘭州師專體育專業的孔同學肯定地告訴記者:“我是絕對不會去領低保的,不管我有沒有找到工作,生活困難不困難。本來找不到工作就已經很沒面子,如果還去申請低保,就更讓人看不起了。”
蘭州商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的劉麗,畢業后沒找到滿意的工作,準備在家先待一段時間。她認為,“寒窗苦讀十幾年,就是為了畢業時能找個好工作,領低保在心理上很難接受。”另一方面,劉麗覺得低保的數額遠遠不能滿足她的生活需求。
低保金可能變成養懶金
一些家長認為,國家出臺這樣的政策出發點很好,“低保的錢雖然不多,但還是有很多畢業生非常需要”。但記者采訪的多數家長,都不贊成自己的孩子因為暫時沒找到工作就去領低保。家長們表示,家里培養一個大學生不容易,如果孩子畢業以后不是積極去找工作,而是去申請低保,家長只會感到很心酸。
一位高校的老師告訴記者,據他了解,他班上的同學基本上不會去領低保。他說:“現在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很高,月薪低于1000元的工作都不會去干,更不會去領低保。而且,他們認為,領低保是件很沒面子的事。”
“據我了解,城關區目前還沒有大學畢業生申請低保。”蘭州市城關區民政局副局長王玉蘭告訴記者,在校大學生作為家庭成員申請低保的家庭有不少,這種情況可以理解,因為在校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并且學費、生活費等給家庭增加了負擔。
她個人認為,畢業后大學生因為沒就業而享受低保不合適。她說,低保的主要對象是沒有勞動能力的人,雖然現在的就業形勢很嚴峻,但有些也是大學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實際情況是高不成低不就。如果把他們也納入低保范圍,容易把低保金變成養懶金。目前,40~50歲以及有勞動能力暫時沒有就業的這類人員吃低保的就不少,如果大學生再加入這個行列,就會使低保工作更復雜。
大學生低保是一針清醒劑
到現在為止,已有近萬名國招中專畢業生享受低保政策。甘肅省民政廳低保處魏處長分析說,今年國家把貧困大學生納入低保范圍的政策出臺,對大學生的意義并不在金錢上,而是體現國家鼓勵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的指導思想,最終目的是引導鼓勵大學生丟下“社會精英”的包袱,把找工作的目光投向更多的基層工作。
魏處長認為,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但我們看到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仍然存在很多誤區,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再是傳統觀念中的“精英”階層。然而,由于這種變化剛剛開始,學生們還擺脫不了身上的驕氣和理想主義,因此,就業時往往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現在,貧困大學畢業生可以申請低保的政策一出臺,無疑是給部分好高騖遠的大學畢業生注了一針清醒劑,讓他們重新審視大學生這個社會角色,適當降低自己的就業標準,以一顆平常心去找工作。(宋琰、李于伯、狄多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