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學校園中存在“貧困生”嗎?從表面上看的確有,到處都是。但是,我們是否認真想過,究竟何為“貧困”?“貧困大學生”是否是一個有必要存在的社會概念?
1月10日起,《新京報》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推出“助貧寒學子回家過年”公益行動。媒體和民間組織的慈善意愿當然值得稱頌,但是我以為,這種活動并無多少正面的實際意義,這樣做并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
“貧困生”是社會臆造的偽概念,也可以說,是社會對現實的某種妥協和對教育的某種放棄。什么是“貧困”?尤其對于教育的千秋大業和人才的培養來說,如果只把貧困定義為物質的貧乏、每月生活費的低下那就太過簡單了。“貧困生”是一把并不科學的標尺,如果拿這個尺子來衡量的話,你會發現有許多大學生并不準確符合這把尺子的度量標準。
他們雖然也窮,但是他們自強不息;他們雖然生活費微薄,但卻是他們靠自己的勞動賺來的;他們深刻理解國家和社會扶助措施的意義,卻更多地把壓力和責任留給自己;他們忙于各種賺取生活費用的勞動,卻并未影響自己的學業反而使兩方面都得到促進;跨入校門時,他們幾乎一無所有,但走出校門時,他們已經自信地領會求知的話語、以昂揚的姿態和堅實的能力面對求才若渴的社會。
在他們這里,“貧困”成了一個模糊的概念,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才的本義。
坐火車回一趟家需要多少錢?不過區區數百元,再加上國家的優惠半價政策,大學生們真的負擔不起?沒有錢并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恥辱。你有知識,為什么不用自己的知識向社會做公平的交換,用勞動所得支付學業和生活的成本,以更好的學習謀求對社會進一步的回報?說白了,別人能自己賺來生活費,你為什么賺不來?連靠自己力量回家都做不到的大學生,我們能指望他成長為自強自立的人才嗎?
社會總有一種誤區,認為勞動影響學業,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可是,不要忘記社會上有千千萬萬頑強自學的公眾,他們的生存壓力百倍于大學生、學習時間只及他們的百分之一,但他們中卻不乏學習成功卓有成就的人士。大學校園里,一邊勤工儉學、向社會交換勞動一邊學習的貧寒學子們也并不鮮見。其實,自大學生們跨進高校大門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可能面臨一道考題----物質貧窮的你卻有同樣的學業壓力,怎么辦?這道題不容回避、任何人也幫不了他們,能否真正成長和成才,就要看四年后他們交上的答卷了。
社會應該明白,大學生已經集體越過法定成年人的年齡門檻,成人社會的規則并非不能適用于他們。對大學生的關懷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慈善,溫暖的施加之中更應融入必須的鞭策。我們如果繼續把他們抱在懷里,那么他們就永遠不會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