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業已經在中國旅游業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些中小城市仿照大城市來確定自己的旅游發展戰略,結果并不十分理想。那么,中小城市如何發展旅游業?我們認為,需要有適合中小城市特點的旅游業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
培育和突出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是城市的競爭力。中小城市發展旅游業更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特色體現在多個方面和多種形式。從旅游資源的角度來看,主要有歷史傳統文化特色、自然風光特色、民俗風情特色、地熱溫泉等休閑產業特色,等等。有好的旅游資源,并不等于有好的景點和景區。旅游資源僅僅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資源需要挖掘,特色更需要培育。把特色旅游資源培育轉化為特色旅游景點,是中小城市發展旅游業的重點。
在培育特色景點上,首先,要把旅游景點打造為精品。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把旅游資源開發為具有獨特性,甚至惟一性旅游產品。精品并不等于高檔和現代化。游客遠離城市到深山老林,想看的是生態美景,目的是尋找 “野趣”,不是到那里去享受城市的現代化和舒適感。
其次,城市風格與旅游景點的格調要相匹配。景點吸引人的眼球,城市卻影響人欣賞景點的心情。一些中小城市雖然有獨特的風景,但是在景點開發和城市建設上,盲目模仿一些知名景點和建筑的風格,千篇一律,外在的形象掩蓋了內在的特色。
第三,要完善旅游景點的配套設施。主要是要降低到達景區的交通成本、時間成本以及提高安全度和舒適度。這要求加強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建設。
第四,用創意創造特色。旅游資源往往不是獨有的。但是特殊的創造力卻能把資源優勢轉變獨特的旅游項目。2005年是我國的“紅色旅游年”,有關部門開辟了30條精品線路和100多個經典景區名錄。今年紅色旅游異常火爆。但是有些城市在紅色旅游線路上來點綠色(生態旅游),搞“雙色”甚至“彩色”旅游,收到了更好的火上加火的效果。
甘當配角,主動參與旅游分工
甘當配角就是指中小旅游城市要主動融入區域旅游產業鏈條,參與旅游分工。從旅游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區域旅游合作不斷加強。以“市場開放、客源互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原則的區域合作,已成為全球旅游界的共識。國內的區域旅游資源整合和區域旅游合作也正蓬勃興起,三峽景區、長三角綠色旅游通道、泛珠三角旅游區域、京、津、冀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以及環渤海旅游圈等區域合作伙伴已先后形成。區域旅游資源整合也成為2005年國內旅游市場的主要看點之一。
中小城市很難成為游客的直接目的地,它們主要是區域旅游產業鏈條的一個節點。中小城市想要發展旅游業,就要創造條件,主動接受區域內其他成熟旅游景區在客源、推介、品牌、服務人員等方面帶來的外部溢出效益。最為關鍵是要把開發出來的旅游景點和景區納入區域內的旅游線路。另外,進行開放式的旅游資源整合,跨越行政區劃限制,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通過市場機制建立一種利益合理分配,權責清晰明確,自我強制約束的協作機制。說白了,就是建立一種避免機會主義的機制,保證合作的長期性。
還有,要加強景區管理,提高服務檔次和水平,不能因為自己影響了整條旅游路線的形象,拖了“后腿”。只有這樣,才能在分工中提高自己在整條線路中的價值和主導權。
努力完善旅游產業鏈條
它與參與區域旅游分工是不相矛盾的。完善旅游產業鏈條,就是要求中小城市在區域旅游鏈條中占有更多的環節,讓游客認為值得在這里度過更長的時間,花費更多的錢,使自己獲得更多的旅游收入和增加值。
旅游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主要是指它是一個發展很快并且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它的社會性、綜合性很強,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但是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旅游業主要停留在“看”的階段,還算不上“游”,主要靠旅游景區獲得門票收入。即使游客吃住在中小城市,也是把吃住當作必需品來消費,只要湊合就行。購物和娛樂消費支出就更加少的可憐。對于任何一個想把旅游業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的城市,都要不斷完善旅游產業鏈條,把游客吸引來,并且留得住,使其多消費。
首先,要擴充特色旅游景區和景點的數量,使游客可看的、可觀賞的東西增加,讓游客真正“游”起來,而不是在城市的某個景點一掠而過。當然,增加景點一定要考慮市場風險,堅持寧缺勿濫,不搞濫竽充數,一個總趨勢是要從重點發展觀光旅游景區向重點發展度假旅游和專項旅游景區轉變。
其次,要圍繞“游”發展相關產業,讓游客吃出特色,住出品位,買得放心,玩得開心,也就是要把單一的觀光旅游轉變為綜合旅游,把過境游轉變為消費游。
第三,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開發一些特色旅游產品。
細分市場,增強針對性
任何一個發展旅游業的中小城市不可能面向所有游客。它只能吸引某個具有大致相同需求的特定群體。這個群體就是一個細分市場。不同的劃分標準,有不同的細分市場。按地理環境來細分,可分為近程旅游者和遠程旅游者兩個細分市場。按照旅游者本身的特征來細分,可分為老年旅游市場、中年旅游市場、青年旅游市場等三個細分市場。中小城市發展旅游業要從自身的旅游資源、區位、人力資源等優勢出發,瞄準特定的細分市場,針對特定的客源,提供旅游產品和服務。
有研究表明,如果旅游城市把鄰近地區市場作為銷售重點,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城市首要的旅游細分市場是其周圍大城市的游客。城市居民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對短程休閑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大。中小城市要通過結合自身優勢,重點發展健康旅游、娛樂旅游、觀光旅游、度假旅游、體驗旅游、科普旅游等項目,吸引大城市的游客。
另外,中小城市要留住本地區的休閑性游客。要重點開發一些適合青少年的教育娛樂旅游、主題公園旅游、體驗生活旅游等項目,通過開發家庭式的團體旅游項目,留住本地游客。
加強旅游推介
旅游推介就是旅游產品的銷售過程,是旅游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城市政府逐漸認識到旅游產業的重要性,各種旅游宣傳廣告鋪天蓋地,各地爭先恐后地舉辦各種旅游節。這些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很多推介活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此,要改進宣傳促銷手段。
第一,有人提出在宣傳促銷上要堅持“三取消、四借助”。“三取消”就是要取消大轟隆、地攤式的宣傳,取消支離破碎、東拼西湊式的宣傳,取消沒有認真策劃、隨意性的宣傳。“四借助”就是要借助主流媒體,借助網絡力量,借助節慶活動,借助名人效應。
第二,通過與旅行商合作宣傳促銷。通過旅行商出游的游客比例是比較高的。對于那些以吸引遠程游客為主的中小城市,更要加強與旅行商的合作,比如共同制作客源地宣傳資料、宣傳廣告,通過后者直接向客源地宣傳促銷。
第三,要推進誠信旅游建設。誠信是旅游業生存之本。中小城市提供的很多休閑類的旅游項目,“回頭客”是其主要客源。更要下大力氣規范旅游市場,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第四,要以品牌拓展市場。旅游產品的宣傳促銷一定要注重樹立品牌。當品牌被旅游者認可后,旅游產品的推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
中小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累積過程。現在很多城市政府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旅游業發展目標,但是實施起來卻很困難,在景點的開發上容易出現半拉子工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個科學合理的城市旅游業發展戰略。
制定城市旅游業發展規劃,首先,要遵循旅游業自身發展規律,充分考慮旅游資源、市場需求、配套設施、旅游投資等各個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確定合理的旅游業發展目標。
其次,要把旅游業的發展放在更大的區域來考慮,既要考慮區域內的協作,更要考慮區域內“同質性”旅游產品和服務帶來的競爭。在同一個區域開發相近的旅游產品,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最后導致整個市場萎縮甚至崩潰。這是制定旅游業發展戰略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第三,要協調好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關系。現在很多中小城市都在以發展旅游業為契機,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改善城市環境。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除少數能以旅游業為單一支柱產業的中小城市外,大部分中小城市需要其他產業來支撐城市發展。城市建設的投資必須要考慮其他支柱產業發展的需要。同時,要注重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城市特色產業旅游。
總之,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的新興行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一些具備條件的中小城市是能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城市振興的。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但是旅游業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它以人的流動和人的消費為基礎,以人的服務為根本,發展旅游業對配套設施、區位優勢等方面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為此,中小城市發展旅游業,一定要遵循旅游產業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因市場制宜,創新模式,制定科學發展規劃,推動旅游業的科學發展。(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 周天勇 胡鋒 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