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食品添加劑成"替罪羊"凸顯制度缺失
新華網濟南5月15日電(記者吳書光)近期,“牛肉膏”“染色饅頭”“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病灶”與其含有的一些添加物有關,一些消費者將矛頭指向食品添加劑,認為食品添加劑是“罪魁禍首”。隨著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大范圍使用,“什么才能吃”頗令消費者頭疼。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確與食品添加劑有關,但應正確區分“食品添加劑”與“非食用物質”,不能因“劑”廢食。一些專家表示,談“劑”色變沒有必要,建議有關部門加大科普力度,提升公眾有關食品添加劑的科學素養,同時完善食品添加劑相關檢測標準與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食品添加劑等于“毒藥”?
“這里的肉食、海鮮是不是添加了很多防腐劑?”濟南市民于曉華坦言在外聚餐時常擔心食品添加劑問題。她告訴記者,平常一般不出來吃飯,但超市中銷售的食品鮮有未加食品添加劑的,也很無奈。
記者在山東濟南數家超市采訪時發現,從小面包、榨菜、火腿到牛奶、果汁等幾乎所有的食品類商品都有添加劑,以一袋普通咖啡為例,其配料中明確標示出的有穩定劑、乳化劑、調味劑、抗結劑等4種食品添加劑。
“現在吃什么都得掂量掂量,商家沒有基本的誠信,不管什么添加劑都敢用。”于曉華戲謔道,老百姓都快變成“老不信”了。
盡管國家有關部門日前連續下發嚴查食品添加劑的相關通知,但由于食品添加劑知識匱乏,許多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存在一定程度的擔憂與不解,甚至談“劑”色變。
“食品添加劑能有什么好?”臨沂市民劉軍說,雖然自己并不清楚食品添加劑的準確概念,但包括色素、膨松劑在內的食品添加劑就不應該用在食品中,純天然的食品最好。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國家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劑量,但超量使用和超范圍使用以及小作坊、小企業等亂添加屢見不鮮,種種亂象導致人們誤將食品添加劑比作“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