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李欣然(化名)以前是長沙一家飲料公司的銷售人員,如今她不管到哪里都需要丈夫陪伴,甚至連上廁所也不例外。可是,她告訴記者:“這種‘形影不離’外人說是我們‘恩愛’,其實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這是一種‘痛苦’。”
3月30日,在記者的陪伴下,李欣然與長沙市心理協會專家劉永盛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在專家的眼里,李欣然的癥狀都是“懼曠癥”的表現。
口述
半年封閉恐懼人群
我是長沙人,大學畢業后,在家人的努力下,終于找到一份銷售工作。然而兩個月后,我就因為好色老板的騷擾選擇了辭職結婚。反正,丈夫的月收入有一萬元,足夠我們在長沙這個中等城市過安逸的生活。
結婚后,我每天就在家里舒服地上網,偶爾做做飯,連逛街的習慣都改掉了,要買什么就直接在網上購物。就這樣,我大約在家里呆了半年,丈夫終于看不下去了,他逼我出門給他買幾件襯衫。
我壯著膽子打的來到商店。看著面前擁擠的人群,我突然產生了一種莫名的驚恐,呼吸加快,覺得自己就要窒息了,而腿則癱軟無力。在出了一身的冷汗之后,我好不容易叫了輛車回到家里。襯衫還是沒買成。
上個月,一個親戚的小孩來我家玩,丈夫加班去了,出于對孩子安全的考慮,我送他回家了。(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4802117)途中原本一切正常,但當我一個人走回家時,我突然意識模糊。當時天色已晚,還下著雨,當丈夫4個小時后在路邊找到我時,我已經全身濕透發起了高燒。
有了這次經歷后,再出門時,我總會很害怕,甚至全身顫抖,丈夫為我被迫休假。現在,連上洗手間我也要讓他陪著。
支招
放松訓練讓宅女“脫敏”
“這是典型的心理疾病‘懼曠癥’,多發生于長期把自己封閉起來的人群,比如現在流行在家生活的‘宅女宅男’,這類人群特別要警惕這種心理疾病。”劉永盛老師曾經接待過多位“懼曠癥”病患,“但是,李欣然是我目前看到過的病情最嚴重的。”
劉永盛向記者介紹,這種病癥的一大特征是,患者的驚惶反應只在單獨面對特定情境時才會產生,如果有人作伴就能獲得緩解,甚至變得正常。“李欣然得‘懼曠癥’從精神分析方面來說,是她在潛意識里對丈夫有嬰兒般的纏附需求。”
劉永盛將在之后的兩個月內對李欣然進行“放松訓練”,“先找出她焦慮的原因,再采用藥物‘系統脫敏’,最后再對她進行社交技術、面試技術的培訓,來提高她面對各種情境的應付能力,逐漸治療病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