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9日)獲悉,旨在建立新型城鎮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的江蘇城鎮社區衛生服務條例已初步確定納入該省人大明年的立法項目之中,如無意外,將于明年出臺。
業內人士認為,條例一旦實施,除宏觀上能帶動和促進醫療服務體制、醫療保險制度、藥品生產流通體制和醫療救助制度等方面改革外,廣大社區居民也會得到更加多元的醫療保健服務。到大醫院排長隊看“頭疼腦熱拉肚子”等常見病的現象將得到“遏制”,居民醫療負擔也會大大減輕。
看點一 今后社區看病更實惠,312種常用藥最高賣“出廠價”
“這項法規出臺實施后,居民到社區醫院看病,以出廠價就能買到312種常用藥品,有的甚至可以不花錢。”昨天,江蘇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和省衛生廳有關專家表示,通過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立法,能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給居民帶來更多實惠。
據介紹,312種常用藥品由世衛組織推介,要么是治療絕大部分頭疼、腦熱、拉肚子等常見病的藥品,要么就是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需長期用藥的慢性病的藥品。省衛生廳政策法規處副主任顧幫朝解釋說,此次立法將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即對這部分藥品,由政府定點生產,統一價格、統一招標、統一配送,不在市場上流通,免費或低價提供給社區衛生機構。
據了解,這312種藥品目前已占到社區全部用藥的一半以上,江蘇城鎮社區衛生服務條例實施后,患者在社區買上述藥品可比在大醫院買便宜三到四成。
看點二 用醫保手段推動患者分流,繞過社區看常見病醫保可不報銷
“參保居民患了能在社區醫院解決的常見病、慢性病,如果不先到社區醫院就診,而是繞過去直接到大醫院診治,那他的看病費用醫保可能不報銷。”知情人士透露,江蘇城鎮社區衛生服務立法將通過醫保手段推動患者分流,除了提高在社區看病的報銷比例,還有可能出臺措施,明確限制患者直接跑向大醫院。
在安徽省衛生廳起草的立法送審稿上,記者注意到這樣的內容:省勞動保障部門應當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范圍,其中的住院、門急診、家庭病床以及老年康復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的范圍;慢性病人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的醫療費用,符合政策的部分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看病,其醫藥費個人自付比例應當低于二級以上醫院。更重要的是,送審稿明確:實行社區首診制度后,醫保參保人員就醫時,應當首先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病情需要時再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診至醫院就醫。
昨天,從省勞動保障廳醫保處了解到,最近江蘇已經出臺相關政策,參保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個人自付的比例將比二級醫院低15%,比三級醫院低25%;慢性病人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發生的門診費用,符合規定的也納入基金支付范圍。目前,全省約有8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被納入醫保定點支付范圍,其中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等。但盡管有這些激勵,我省各市在大醫院和社區醫院之間的“雙向轉診”推進卻一直很不理想,所以這次立法中,省有關部門希望加大政策效力。
一名參與起草的專家就表示,應該明確居民患了常見病、慢性病應該首先到社區就診,然后轉診到大醫院;對那些繞道“社區醫院”直接到大醫院的患者,醫保可以拒絕為其報銷醫療費。對此,省勞動保障廳醫保處負責人表示,他們絕對支持,并會力促將此條寫進條例。
看點三 社區醫院服務多元化,政府投入決定居民所享實惠
當前,不少社區衛生院事實上都陷入了為生存而陷入“看病開藥”的泥沼,其他服務名存實亡。省衛生廳政策法規處有關負責人指出,真正的社區衛生服務的重點根本不應在醫療上,而是多元化的。在社區衛生立法送審稿文本上,記者注意到,江蘇省社區衛生基本任務定位是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前者包括健康教育,傳染病、慢性病防控,婦女兒童和老年保健,計劃生育等12項內容,后者則包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家庭出診,康復醫療,雙向轉診等7項內容。(作者:于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