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 民資外資可參股核電建設 -歐盟REACH法規明實施 影響我3萬多企業 中國建重點實驗室應對 -央行嚴控外商投資內地房市 把好信貸關 中國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社會對職業教育比較歧視 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合法就業權利 -中國擴大兒童免疫范圍 增25億購疫苗 衛生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 -A股均價與歷史高點相差1成 內地資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營油企欲打包賣外資 三分格局或變兩強相爭 商務部促油企整改 -中國存在糧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風險 商務部三措施穩定肉蛋價格 -國務院決定今年試點向國企提取分紅 -07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出爐:清華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數破千萬
學齡前孩子心理咨詢更"勤" 獨生父母現養育焦慮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1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據上海《新聞晚報》報道,和年齡稍大的初中、高中生相比,幼兒園小朋友和小學生上心理咨詢室更“勤快”,在青少年咨詢者中占80%。這是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研究員徐浙寧對申城665例非醫療系統的兒童心理咨詢個案分析研究之后得出的最新結果。小小囡心理咨詢比例更高主要和年輕父母的科學育兒觀念、第一代獨生父母的養育焦慮等有關。

第一代獨生父母養育子女有焦慮

“上周壯壯居然說了兩次謊!被我看穿了,小家伙竟然還耍賴皮!而且他最近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對人發脾氣,我很擔心。”面對心理咨詢師,5歲男孩的母親吳小姐焦急不已。她覺得打孩子不對,但嘗試和孩子講道理又行不通,急匆匆來求助心理咨詢師。

徐浙寧分析,現代年輕父母有著相對更高程度的養育焦慮。可以看到,學齡前兒童的父母大多數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成長過程中相對更多地是享受“被照料”,而較少成為“照料者”,所以這些“獨生父母”在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更可能因為沒有照料經驗而更多焦慮;同時,現代城市生活的緊張與壓力,也使這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更高期望,對自己的養育角色有過高要求,所以潛意識中有更多養育焦慮。

年輕父母更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三十出頭的小羅夫婦倆除了保證6歲的女兒好好吃飽穿暖外,常常觀察好好的行為和情緒表現,一發現有什么奇怪的情況就上網查閱,看好好是不是有什么心理問題,而他們也是心理咨詢室的常客。前不久,他們又帶著好好去見心理咨詢師:“我們好好最近總是定不下心來,坐不了幾分鐘就神游海外了,她是不是得了小兒多動癥啊?快上小學了,這樣會不會影響以后的學習啊?”

華師大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陳默說,雖然有時這樣的家長眼中的問題對天性好動的兒童來說并非問題,但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有利于隨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

徐浙寧研究員發現,預防性的心理咨詢觀念隨時代和城市發展在提升。年齡越小,其父母自身也相對更年輕,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更為關注,所以遇到問題求助意識更強烈,求助行為也更多;而中學生的父母相對年齡更大,對心理咨詢的認同相對較低,而且隨著孩子長大,對心理咨詢的信心也可能日益減少。

7~11歲孩子心理更應受關注

徐浙寧表示,除以上兩個家長方面的原因,低齡化咨詢的特點也與兒童本身的年齡特點有關,年齡越小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越強,而且不大在乎自我問題的暴露,所以更容易求助;而隨著年齡增大,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閉鎖性增強,獨立性增加,也就相應增加了隨父母前去或自己主動求助心理咨詢的困難。

因此,7-11歲即小學期間是兒童心理咨詢的關鍵階段,10歲前是干預的敏感階段,10歲后則干預難度越來越大。另外,因為小學階段和學齡前的生活相比,有很大差異,容易暴露孩子的心理問題。而小學生的可塑性還比較強,如果此時發現心理問題并予以及時合理的引導,效果將比較明顯。兒童心理專家、華師大心理學系副主任桑標認為此項研究比較符合實際情況,雖然有些心理問題只有在各個特定年齡段出現,但從總體上講,心理和行為問題發現地越早,干預的空間和效果肯定越好。(肖波)

來源: 中新網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