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偏股型基金遭遇凈贖回,一邊是新發基金規模超過2008年全年,基民“以舊換新”忙得不亦樂乎。業內人士分析,市場風格轉換、指數基金受捧以及部分基民心態仍不成熟,是基金投資者換手忙的主要原因。
新老基金冷熱不均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除QDII基金外,299只可比的偏股型基金份額總規模達17719.8億份,較2008年底的18224.48億份下降504.68億份,其中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別遭遇273.3億份和231.38億份的凈贖回。而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新發偏股型基金募集規模已達1211.56億份,較2008年全年的530.65億份增加128.31%。
新老基金冷熱不均的背后是市場環境的變化。基民小吳最近剛剛賣了一只持有一年多的老基金,轉而認購博時發行的新基金,他的想法頗具代表性。“我的這只老基金其實算是一只明星基金,2008年的表現名列前茅,幫我避免了不少虧損。不過今年跑得卻很慢,人家都翻倍了,它才漲40%。好不容易又等到牛市,賺不到錢豈不太可惜了?”
基金業績排名或許可以解釋小吳這樣的基民為什么贖舊買新。數據顯示,2008年排名偏股型基金第一的泰達荷銀成長,截至8月10日,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只有37.24%。2008年排名股票型基金第13位和第15位的東吳雙動力和富國天益,今年則位居標準股票型基金的后兩位。而上述三只基金2009年上半年均遭遇凈贖回,泰達荷銀成長、東吳雙動力和富國天益份額規模分別縮水2.75億份、2.69億份和14.03億份,凈贖回比例分別達19.77%、14.32%和8.28%。
安信證券基金分析師任瞳表示,基金排名的劇烈變化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環境轉換造成的。部分基金的產品設計和基金風格適應熊市,具有較強的防御性。例如,泰達荷銀成長就嚴格規定基金股票投資的80%必須投向成長型品種,主要包括電子、信息技術、醫藥生物等行業,因此很難分享今年市場上表現突出的資源和金融類股票。
另一方面,今年指數基金整體業績大幅超越主動型基金,投資者逐漸認識到被動投資的威力。部分投資者贖回老基金轉而投向新發指數基金,以求更好地獲取指數上漲的收益。
盲目換手不可取
除了市場環境變化的原因,部分基民投資心態的不成熟也導致了贖舊買新現象的出現。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渠道人員表示,一些投資者在被套一年后,今年以來隨著市場回暖,基金凈值逐漸回歸成本之上,便選擇了落袋為安。但贖回后發現沒有其他合適的投資渠道,于是轉手又認購了新基金。
任瞳表示,基金投資者還是應該建立起組合投資的觀念,合理搭配基金組合。“隨著市場變化,適當調整基金品種無可厚非,但這對投資者的專業水平有較高要求。如果不具備對基金豐富的投資經驗,盲目換手并不可取。”以富國天益為例,盡管該基金在大牛市中的表現通常不溫不火,排名并不突出,但2006年到2008年三年期凈值增長率高達227.59%,位居股票基金前列,長期持有下來獲取的收益并不比那些牛市猛漲、熊市暴跌的基金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