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場急速萎縮
滬上一國有大行人士稱,衍生品交易分兩類:一類是銀行發起的,一類是機構發起的,在境外機構、商業銀行、企業之間,存在一種三角關系。在前幾年的衍生品交易中,企業尤其是大國企、央企主導的居多,商業銀行并不占據主動地位。
近年來中央企業在投資金融衍生品領域投資的屢屢失敗,早已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重視。2008年四季度,中國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先后爆出因為國際油價大幅下降,造成兩大航空公司在衍生市場上的投資出現巨額虧損。
“企業有可能到時候賴銀行的賬,而吃虧的往往是銀行。現在衍生品交易,實際上成為一種授信。企業就是不還款,銀行來兜底。”上述大行人士心有余悸。
因此,《通知》下發,對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機構客戶交易衍生產品的管理意義重大。不過,由于金融危機暴露出的種種衍生品黑幕,內地的機構衍生品交易已降至冰點。
“復雜的衍生品全不做了,僅僅做那些人民銀行在國內市場推出的最基本品種,比如利率互換、掉期等等,而這才是最有用的。”上述股份制銀行資金部人士感嘆,他個人甚至對復雜衍生品持有負面看法:那都是騙人的產品。
而上述外資投行人士表示,自去年夏天以來,向內地的機構客戶銷售復雜衍生品已非常困難。這一方面是監管較嚴,另一方面則是市場波動很大,“從那時開始基本上都停了,我們做企業客戶的同事日子不好過。”
另一家外資法人銀行人士說,經過金融危機之后,外資銀行對結構性產品的流程、客戶細節等方面做了一定調整。產品設計方面,則減少了結構復雜的產品,增加保本類產品。
“企業都知道了中信泰富的教訓,因此聽到衍生品都怕了。而去年比較火的規避匯率的產品現在也冷卻了,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降了。”
袁增霆稱,衍生品交易多數時候都是商業銀行私下的操作,從統計口徑上很難統計。雷曼兄弟破產后,衍生品交易市場受到嚴重破壞,交易對手或破產或遭到削弱,國內企業和商業銀行都停止了相關交易。
“但隨著金融危機過去,衍生品市場必將卷土重來,因此出臺政策進行規范還是很有必要的。”上述外資行人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