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2008年滬深股市大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把雙刃劍亮出了另一面。已公布年報上市公司整體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由上年的收益轉換為損失,對業績的影響也從“增色”變為“拖后腿”。不過,統計數據表明,主要因股市投資浮虧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對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影響并不大。
據聚源數據,截至4月1日已公布年報的813家上市公司合計發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75.16億元,上年則獲得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5.74億元。已公布年報上市公司共實現利潤總額8524.59億元,75.16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占利潤總額的比例不足1%,總體而言無礙上市公司業績大局。
在813家上市公司中,共有208家公司發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其中,174家公司發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金額合計147.03億元;僅34家公司發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合計71.87億元。對發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公司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其公允價值變動大多與股票無關。如金額最高的中國石化,39.69 億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源于公司在香港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因此,考察上市公司去年股市投資的浮虧情況,需要剔除上述71.87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由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將所持股票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前提下產生的,而上市公司大多將所持股票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只影響凈資產,不影響凈利潤。所以,上市公司去年在股市投資上的賬面損失完全可能大大超過147億元。
看一看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排行榜,不禁讓人感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公允價值損失金額前10名公司中,保險公司和券商占據了4席。中國人壽、國元證券、長江證券和東北證券公允價值損失分別為83.16億元、8.76億元、2.87億元、1.30億元。
保險公司和券商投資股市乃其主業,但一些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業績被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拖累,就不得不讓人感嘆“不務正業,貽害無窮”了。統計數據顯示,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絕對值占利潤總額之比在50%以上的公司有15家,其中金融類公司僅2家。如某鋼鐵上市公司利潤總額5500多萬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卻高達1.23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絕對值是利潤總額的2倍多。
在非金融類上市公司中,中煤能源14.06 億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居首位,這一巨額浮虧系因該公司所持4000萬股中國遠洋A股股價下跌形成。中國遠洋A股200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報收于42.66元,去年年末收盤價僅為7.50元,一年間跌去逾八成,中煤能源手中的股票市值也由17.06億元縮水至3億元。不過,隨著大盤回暖,中國遠洋股價反彈,昨收于11.86元,高于發行價8.48元,中煤能源戰略配售的這筆股票投資總算還是賺錢的。對其去年全年99.72億元的利潤總額來說,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金額占14%,對業績的影響也不太大。(記者初一)
已公布年報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前10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