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復復的股指走勢,讓投機者看到了短線炒作的機會,這其中居然也包括上市公司的高管們。今年的股指走了不到兩個月,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因為各種與減持有關的“小動作”被監管部門譴責。相關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如果此類事件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使不少投資者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從上市公司高管那里“高位接盤”。
股東違規減持漸成家常便飯
早有人士統計,今年是大小非解禁最為密集的一年,隨著大小非減持越發頻繁,很多上市公司高管違規減持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興發集團最近就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興山水電減持公司股份違規,將賣出公司股票誤操作成買入公司股票,出現了短線交易的情形,違反了有關規定。
公告顯示,興山水電原持有公司股份2629.16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0.43%,其中無限售流通股960萬股。2月23日,興山水電在賣出公司股票時,因操作失誤,將其中賣出“興發集團”8萬股操作成買入8萬股,當即成交,買入價格為16.29元/股,獲利6400元。
興山水電由于操作失誤造成了此次買賣公司股票行為違反了《證券法》“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股票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6個月內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到其所得收益”的規定。
就在興發水電“烏龍球”事件的同時,剛剛就任杭汽輪B副總經理的張樹潭就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減持了公司股份1.86萬股,構成違規減持。此前金德發展也披露,今年2月6日,公司二股東上海立鵬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85萬股,占總股本的1.17%。此次減持前,上海立鵬持有上市公司666.34萬股,占總股本的9.14%;減持后,上海立鵬持有公司581.34萬股,占總股本的7.97%。
公司回避高管短線交易話題
“張樹潭2月20日對持有公司的股份進行了違規交易,此次交易不存在短線交易盈利的情形。”在杭汽輪B發布的公告中,對于公司新任副總經理張樹潭的減持,特別強調了不存在短線交易的問題。記者在其他幾家上市公司發布的高管違規減持公告中也看到類似的表述。而結合此前多家公司的公告,可以看出,高管們經常以“將買進誤操作為賣出”為由,用以解釋短線交易。
除興發集團外,科華生物某高管在去年12月2日先以20.94元/股賣出4.731萬股,后又在當天以21.06元/股買入1萬股,對此公司公告中稱,此次買賣系該高管通過其代理人操作,后一次買入1萬股是下單操作失誤所致。另外,廣宇集團某高管則在去年12月17日當天先賣后買了公司股票,分別為45.03萬股和8萬股,價格均為4.04元/股。而后,在去年12月22日,深圳惠程高管任金生賣出35萬股,此后一天又買入3000股。上述兩家公司發布公告時都披露,上述高管都因為將“賣出”操作為“買入”的操作失誤從而發生了上述短線交易。
信息披露不及時影響散戶利益
如果上述減持已實際發生,上市公司不能及時公告就可能給散戶帶來麻煩。根據相關媒體數據顯示,在今年2月2日至13日期間,共有39家上市公司高管及其親屬買賣自家公司股票總計98筆,其中絕大多數進行了減持操作。而作為內部人的上市公司高管及其親屬的買賣股票行為很難公告,明顯加大了股價的波動性,加劇了市場風險。
在今年1月份的ST松遼事件中,ST松遼有關股東違規是由于一次性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轉讓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0%而未及時履行報告、公告和其他相關義務。
對此,相關人士認為,散戶和市場之所以如此關注上市公司高管減持,主要是在很多市場投資者看來,上市公司高管減持股份是因為對公司前景不看好。對此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有關方面統計了2008年下半年中小板董監高減持比例居前15位公司的減持比例及其對2008年度的業績預測情況,結果發現減持與公司未來業績沒有必然關聯。但該人士同時表示,上述統計僅為局部統計,公司信披不及時客觀上已構成對散戶知情權的直接威脅。(崔呂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