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改革“困擾”財政收入
倘若說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是上海財政“必須”增支部分的話,那么上海地方財政的減收因素成為上海財政收支矛盾顯現的另一重要原因。
上海市財政局向《中國經濟周刊》提供的文件顯示,受到國際金融形勢惡化影響,2008年下半年起,上海的鋼鐵、汽車、房地產等支柱產業市場需求由旺轉弱,證券業持續低迷,四大行業收入增幅分別下降27%、4.7%、23.2%和61.6%。
而記者從上海市統計局獲得的資料顯示,2008年,上海地方財政收入各大稅種增長情況如下:增值稅334.89億元,增長6.8%;營業稅763.38億元,增長6.8%;企業所得稅547.99億元,增長28.7%;個人所得稅204.89億元,增長20.9%。
上海財稅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所得稅是去年上海財政依然保持“兩位數”增收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大幅增長的原因是與增值稅、營業稅等稅收征收方式的不同,即去年上半年對2007年所得稅一次性增收造成的,這將給今年所得稅繼續增收形勢會帶來壓力。
不過,令上海財政局更“郁悶”的是,一邊是財稅部門面臨著減收壓力,另一邊,上海正希望采用與國際接軌的低稅賦的方式發展金融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
在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放緩的背景下,金融行業從業人員個人所得稅征收比例的調降“呼之欲出”。事實上,上海為了建設金融中心與國際接軌,吸引更多人才來滬工作,將會調降高端金融人才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比例,這一政策已經被上海金融服務辦主任方星海多次提及。
《中國經濟周刊》獲悉,2008年2月以來,上海一直在著手制訂《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其中將會涉及該部分內容。目前,上海在金融中心建設方面正在向香港看齊,而目前香港的個人所得稅率一律為15%,較內地要低得多。而目前內地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最高稅率可達到45%。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曾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在內地的金融行業而言,我們覺得這些金融人才的稅負可能有些過重,所以說,上海會在未來進一步降低這方面的稅負。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來上海工作。”
城市建設的巨大成本
今年1月,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市長韓正在多個場合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嘆苦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旁聽多個小組和分組會議中,聽到不少區縣負責人或企業領導向市政府領導表示,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上,希望市政府在財政上給予支持。
事實上,目前上海一些區縣在財政上的困難并不為外界了解。俞正聲在與上海市政協委員座談時稱:“上海各區財政負債很重。郊區負債很大部用來分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而城區主要財政用于基礎建設配套投資,需要很多錢。有的區每年財政支出20%-30%都是用來歸還債務累息,有的區的債務已經達到該區一年財政收入的2倍。”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與北京軌道交通統一2元票價相比,目前上海的軌道交通較貴,平均市民每天上下班花在公共交通上的費用達到10元左右,希望市政府進一步出臺民生政策,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對于這樣想法,韓正市長表示:“目前上海已運營的軌道交通線路230多公里,每天客流300多萬,2008年收入35個億,但是僅需要返還的利息就高達28億,收入僅夠支付利息,銀行貸款的本金如何歸還,還是個未知數。”
1月15日,韓正市長在“上海市人大市長補充發言會議”上還特意再次給代表委員算了兩筆帳。韓正市長說:“按照規劃,上海的軌道交通1-13號線,總里程350公里,預計總投資2380億,政府至少要拿出35%近833億的資本金。在已經將1、2號線的回收資金平鋪用于新開工的線路項目資本金的情況下,現在只到位近700億元,還有200億元,我也不知道哪里來。”
韓正市長表示:“上海近期完成了到2020年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方案》,規劃城市軌道線路總長達880公里,未來還要需要投入2100億,其中60%銀行貸款,35%需要由政府支出的資本金860億,外加前13條線的資本金缺口共計1000億。”
面對這方面的困難,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表示:“中央領導對于上海經濟發展很關心,并為上海的發展出謀劃策,找到了很多出路和辦法,例如建議通過采取動用銀行的貸款做項目資本金,這樣財政就能空出一部分解決其他民生和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