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志著爭論許久的地方債將進入發行實施階段。據悉,2009年地方債的發行總額度可能為2000億元,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在向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上報額度,這項工作預計在今年全國兩會之前完成。
中央政府宣布4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之后,各地方政府也都夸下海口,紛紛提出本地的投資額度。綜合全國各省情況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了20萬億元。圖個一時“沖動和快樂”后,接下來,必須真金白銀地拿出資金。而這時一些地方政府傻眼了,本來地方財政收入就有限甚至嚴重不足,加之,當前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地方稅收減少,財政收入下降,更顯得捉襟見肘了。地方呼吁發行債券的聲音越來越大。中央政府和全國人大放行地方債的決定是正確的。否則,將耽誤4萬億元投資的落實和實施。但是,地方債如何發行,發行對象是誰,由誰來購買?籌集的資金如何使用,投到哪里,效益誰來監督?債券到期后,如何歸還,拿什么歸還?一系列問題擺在了面前。
一般來說,在一國國內國債包括地方債券的購買對象為企業、居民以及商業銀行。而在目前以刺激經濟、啟動內需為己任的地方債發行,必須選擇好發行對象,才能達到目的。如果發給企業,必然出現“擠出效應”,抑制企業自身的投資。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一部分是要支持企業發展的,而反過來卻要企業購買債券,這樣將出現相互抵消狀況,削弱發債效應。如果發行給個人,對啟動消費將帶來“擠出效應”。啟動百姓消費,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難點和重點。地方債發給個人,將增加啟動消費的難度。
目前,在啟動內需,擴大投資中,雖然商業銀行都行動起來了。但是,出于自身經營特別是信貸風險的考慮,各個銀行都是聲勢大、雨點稀,顯得十分謹慎。這就造成,雖然存款利率多次降低,而商業銀行內部流動性依然非常富裕。有幾個現象可以證明:代表中國銀行同業間資金拆借價格走勢的上海銀行間資金拆借市場利率(Shibor)一直在走低;一季度商業銀行貸款大幅增加,而其中票據融資出現了天量;一些金融機構相互之間出現資金套利現象。從根本上說,中國的商業銀行作為主要以賺取存貸利差為盈利點的企業,不是不愿意貸款,而是對貸款風險有顧慮。而商業銀行信貸資金與企業、個人有著本質區別。商業銀行信貸資金是通過吸收企業、居民存款形式把企業、個人的閑置資金轉變成了支持經濟發展資金。而如果其出于風險考慮,不發放貸款,這種轉變將失去效果。地方債的發行給商業銀行使用資金提供了空間。地方債由中央政府代發,財政資金作為保證,消除了商業銀行信貸資金投放失誤擔責和風險的顧慮。因此,把地方債發行的對象確定為商業銀行是最為恰當,是符合實際的,將會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地方債籌集的資金必須嚴格限制在中央4萬億元投資的配套項目上,而不是其他。各級監督部門必須把地方債使用作為專項監督內容嚴格監督。債券到期后,如果是投資到企業項目從項目盈利中歸還;如果是社會公益項目、基礎建設項目,由地方財政資金歸還,中央財政不僅要代發而且要擔保,地方財政還款有困難的,中央財政要歸還。 (作者:余豐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