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油價最高點判斷失誤,一個月內浮虧21億元——
油價下跌本應利好航空公司,盡管本周國際油價已跌破每桶50美元,但對國航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國航上周六發布公告稱,截至10月31日,公司在燃油套期保值的合約公允價值損失約為人民幣31億元,較第三季度報告所披露的公允價值(9.61億元)損失擴大21億元。
燃油成本占總成本4成
國航方面表示,公司訂立燃油套期保值合約的目的是通過運用金融工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鎖定燃油成本,盡可能避免因燃油成本上升帶來的風險。而燃油套期保值合約損失的燃油成本是公司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來已占總運營成本40%以上。
“合約訂立當時,國際油價處在高位且市場普遍預期油價將繼續走高。”國航董秘黃斌表示。國航目前持有的套期保值合約于2008年7月間訂立,期限最長至2011年。不過隨后,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正是從7月14日的歷史最高點———145.18美元/桶開始一路下滑。
因此,由于國航選擇在獲得按固定價格買入燃油權利的同時,授予對手方以更低的固定價格賣出燃油的權利,所以該合約在燃油價格下跌時,仍將燃油價格鎖定于國航設立的特定區間,即國航需按照對手方向國航賣出燃油的約定價格買入燃油。
或將面臨更多損失
國航并未在公告中透露對手方向其出售航油的價格和數量。但市場方面普遍預計,受需求疲軟的影響,國際油價還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低位運行。這意味著,國航或許還將面臨在套期保值合約上的巨額損失。
對此,國航方面表示,如國際油價于套期保值合約剩余期間繼續保持低位,則公司將可于相關期間通過現貨采購成本的節省逐步彌補套期保值合約帶來的損失。不過,這對已受航空市場持續下滑影響的國航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今年前三季度,國航凈利虧損6.57億元。
“國內航空公司在操作燃油期貨上顯然經驗不足,選擇了油價最高點時簽署合同,同時簽訂數量又很大,沒有規避風險。”中信建投航空分析師李磊表示,由于四季度是傳統航空運輸淡季,因此預計國航四季度業績很不樂觀。
目前,國航已經對50%以上的航油進行了套期保值,在三大航中數量最多,因此損失最大,而東航僅有20%—30%的航油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南航的數量則更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據國際航協的數據顯示,從國際油價今年創出新高至今,原油期貨價已整整跌去30%。(記者 李媚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