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獨家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國165家期貨公司凈利潤僅有4.3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3%,平均每家期貨公司凈利潤只有263萬元。
一期貨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公司凈利潤下滑有三個原因:一是手續費率惡性競爭,使得經紀業務收入下降;二是營業部擴張、IT投入等使得成本劇增;三就是股市行情低迷,期貨公司的非主營業務收入下滑。
惡性競爭使傭金接近零
國內唯一的期貨上市公司———中國中期此前公布了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前三季該公司凈利潤為571.8萬元,而第三季度該公司的凈利潤只有32.8萬元,同比下降了56.76%。中國中期利潤下滑是整個期貨行業的縮影。
一期貨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新近組建的期貨營業部為拉攏客戶,紛紛以接近于零的低手續費標準吸引客戶,從而達到搶占市場份額的目的。為留住客戶,一些大型期貨公司被迫應戰。“保證金留在公司,畢竟還有一筆利息收入。”該人士表示。
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年底,全國期貨公司營業部數量為372家,2007年年底增至421家,截至今年9月底達到578家,目前已經超過600家。此外,期貨公司已向各地證監局提出擬設意向等待審批的營業部數量仍有780家。
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期貨手續費呈下降趨勢。據監管部門人士透露,目前期貨行業的平均手續費率僅萬分之0.64。由于只有經紀業務,手續費率下跌使得期貨公司利潤出現大幅下降。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全國期貨交易手續費收入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但期貨公司凈利潤只有4.3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3%。其中,前10名的公司共計盈利6.51億元,也就是說,其余153家期貨公司盈虧相抵之后還虧損了2.17億元。
除了手續費收入降低以外,為了備戰股指期貨,期貨公司在IT方面投入了大量財力,同時四處高薪挖人也增加了期貨公司的人力成本。
發展機構客戶是出路
“經過我們前期測算,機構客戶對傭金的敏感度遠遠低于散戶投機客戶,機構客戶更在乎期貨公司能否提供好的服務。所以公司一直以開發機構客戶為主,所以手續費率一直較深圳其他期貨公司高。”深圳一期貨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期貨市場資深投資人士陸華泉對記者說,作為投資工具,選擇期貨作為投資對象,需要專業的投資設計和管理、交易經驗及對市場價格波動的把握能力。“這輪極端的下跌行情之前,市場早就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般有經驗的市場老手不太可能去做多的,前期持多者大多是不太熟悉市場的散戶和小部分需要做買入套期保值的套保商。期貨市場上幾乎八成的散戶都是虧損的,期貨市場非常需要專業機構投資者。”
記者獲悉,監管層一直在討論關于在期貨市場上放開商品投資賬戶的建議,即將在深圳舉辦的國際期貨大會主題也將是機構投資者發展問題。“機構投資者的出現,或許能解決手續費惡性競爭的難題。”期貨公司人士分析。(作者:秦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