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大股東“自由增持”新規后,截至昨日,有6家公司發布公告,大股東已經在二級市場完成首次增持流通股的舉動。雖然受增持消息提振,上市公司股價應聲上漲,但是,這些大股東增持行為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遭到了“可能是為再融資鋪路”的質疑。
不過,在本報記者的采訪過程中了解到,盡管此次大股東增持的上市公司都曾經有再融資的意愿,但沒有找到“大股東增持”與“再融資”之間的直接聯系。市場人士還是普遍認為,大股東在這個時候提出增持,還是表示認可目前股票的投資價值,以及有望助推股市的回暖。
一周內6公司爭先增持流通股
其中,新興鑄管大股東新興鑄管集團增持了公司769.6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66%;有研硅股大股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增持公司股份22.72萬股。受此消息提振,兩家公司股價在9月1日分別上漲了0.88%和5.71%,表現明顯強于大盤。不過,隨著大盤表現不佳,這兩位增持“先鋒”股價出現了分化,昨日新興鑄管股價跌2.95%,而有研硅股漲4.21%。
9月1日,海信電器(600060)大股東海信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海信電子增持公司70萬股,占總股本的0.14%。增持公告發布后,海信電器股價在第二天逆市上漲2.64%。昨天,該股也漲1.61%。
接著,9月2日,通寶能源(600780)控股股東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增持87.1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借此利好,該股昨日大幅高開,在大盤下跌1.22%的情況下,該股仍以2.81%的漲幅收盤。吉林森工(600189)由于增持計劃公布較早,市場早有預期,增持完成后,股價雖有回落,但前一交易日股價仍然大漲了5.39%,利好提前透支。
昨天,第一食品(600616)公告,大股東上海市煙糖集團已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方式增持股份278.33萬股。而且大股東增持目的及計劃是,在1年內通過二級市場以不超過18元的價格增持不超過2%的股票。昨日,該股漲0.78%。
為再融資鋪路?
在短短一星期內,6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提出增持,在股市低迷不振的情況下,市場人士評價,如此積極的增持行為,既提升了投資者的信心,也不免帶來了猜疑。
所謂的猜疑,是由于完成首次增持的6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曾計劃增發A股,所以有市場聲音認為,這些大股東增持行為可能是為再融資護航。
再融資是今年上半年股市的“洪水猛獸”。從今年初的中國平安“千億再融資案”開始,幾乎每次或真或假的上市公司再融資消息傳出來,都會導致市場新一輪的大跌,以至于證監會出面對再融資進行規范。于是,“談再融資色變”成了上半年A股的一個標簽。
假如目前密集的大股東增持行為真的是瞄準再融資,這無疑為未來的股市埋下了“定時炸彈”。資料顯示,6月17日新興鑄管公告,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公開增發預案,擬增發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將投向4個項目,而需要投資的金額高達30.36億元,按照3億股計算,增發價需要達到10元以上才能滿足需求。然而,昨日該股收報5.6元。
對于新興鑄管今年的中報,中原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貨幣政策開始從緊后,和其他鋼鐵公司一樣,新興鑄管融資的難度和成本顯著增加,加之較差的原料構成和市政項目需要大量的預付款,以及原料、產品價格上升后帶來占用資金的增加,公司現金流壓力增大。
今年1月4日,有研硅股董事會通過調整非公開發行A股的議案,調整后的發行數量為不少于1000萬股不超過2500萬股,調整后的定價不低于21.67元/股。昨日,該股收報7.18元,即使復權后,也較此前擬定的增發價“腰斬”了。
還有,去年12月28日,海信電器股東大會也通過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議案,擬募集資金10.02億元,投資3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不過,今年4月3日,公司又發布公告,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未獲得證監會發審會審核通過。
認可公司價值低位入市?
從公開資料看,這些大股東增持的部分上市公司的確有再融資的動機。但是,分析人士稱,這并不代表這些公司是為了再融資而致使大股東增持,各自的目的都或許有所不同。
例如,興業證券分析師時紅認為,海信電器大股東增持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顯示了產業資本對公司價值的判斷,二級市場的增持體現出公司大股東對公司價值的判斷,即存在相當程度的低估。興業證券表示,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公司目前的市值僅30多億元,而市凈率(PB)為1.07倍,具備了相當的安全邊際。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天相投資首席策略分析師仇彥英認為,這些公司的大股東增持,所透露出的信號是,目前的股價還是便宜的。至于是否都具有投資價值,這是從大股東自己的角度來看的。
實際上,作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大股東,其對公司二級市場股票的買賣行為,很多是出于產業方面的考慮,而并非如同基金等一般的金融資本那樣,是沖著中短期的市場價差而來的。
今年大股東給予增持的不少上市公司,目前市價已低于甚至于遠低于其增持均價。浙大網新、魯泰A、昆明制藥等跌破增持價的上市公司并不在少數,魯泰A甚至于已經跌至其增持價格的一半左右。從咨詢機構廣州萬隆看來,這說明大股東增持并非股價的急救藥,而現階段促使大股東增持的因素也可能出自于多方面,控股權、產業資本運作或者對產業價值的判斷都可能成為其增持的原動力,“當然也并不排除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聯手造勢做局的可能性”。
至于大股東增持是否為再融資鋪路?仇彥英表示“無法理解”,而且這樣的解釋“意義不大”。他認為,畢竟大股東還是真金白銀地拿了錢出來。廣州運財行理財投資公司執行董事闕鸞鋒博士也認為,市場如此低迷,再融資根本無法進行,“哪里還用鋪路?”
有助提振市場
從更廣的眼光來看,這些增持行為或許有利于市場的回暖。
在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看來,證監會的增持方便快捷之路,實質上是鼓勵和呵護疲弱的市場,希望各個公司作出努力維護共同的利益。“當前大股東選擇增持,最主要的原因是源于股市大幅度下跌,大股東對公司偏低的股價態度不滿意。”李大霄表示,雖然增持的公司中有幾家有再融資的打算,但是這僅僅是增持的一個方面的考慮,畢竟公司選擇增持是基于綜合方面的考慮,包括對公司前景的看好、控股的需要等等復雜的利益權衡下進行的選擇,但是無論原因是什么,選擇增持,肯定會對市場起到促進作用。如果這種增持的現象能夠從個別擴展到局部再擴大到整個市場,形成一個好的導向和風氣,無疑會是巨大的驚喜。
闕鸞鋒也對大股東的增持表示了肯定。他認為,增持的利好主要表現為三點:首先,大股東的增持是對證監會新發布的增持新規的響應,可以起到對沖“小非”減持帶來的恐懼,減少市場的恐慌情緒;其次,目前選擇增持的公司,業績發展都不錯,公司看好股票的價值,會帶動市場的情緒回暖和信心的提升;最后,在當前估值較低的情況下進行增持,加大對公司的控股力度會輕松很多。(記者駱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