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氣等因素推動下,國際玉米期貨價格再次演繹連續上漲行情,而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卻在各種“利空”因素影響下保持相對穩定,業內人士分析,短期之內,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弱勢格局將會繼續維持,不過,中長期看來,國內玉米仍將維持上行趨勢。
國際玉米再唱上漲主角
6月16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7月合約早盤以接近漲停的每蒲式耳7.60美元高開,連續第八個交易日創出歷史新高,但此后受獲利回吐打壓一路震蕩下跌,最終以7.325美元收盤,上漲0.75美分。此前,玉米期貨已連續8個交易日創出歷史新高,并且7月合約自5月29日此波行情啟動至今累計漲幅已達30%。
玉米的強勢還帶動了大豆和小麥等價格走高,其中大豆已接近3月份創出的歷史最高點。
天氣因素成為推動玉米期貨上揚的主動力。美國中西部遭遇15年來最嚴重洪災,而全球大部分的玉米產量主要來自災區。據悉,美國政府將在本月底公布玉米遭洪水破壞情況,不過當地農民和專家表示情況相當嚴峻。洪災對玉米晚播工作以及初期生長構成極大威脅,市場猜測估計有300萬英畝到400萬英畝的玉米尚未種植,而遭受洪澇破壞的地區,玉米耕地可能面臨重播命運,但考慮到玉米的理想播種時間已經結束,農戶可能轉播其它農作物。
此前的6月10日,美國農業部在六月份供需報告中將2008/09年度美國玉米產量數據從五月份的121.25億蒲式耳下調到117.35億蒲式耳,比2007年130.74億蒲式耳的產量減少了10%;預計美國2008/09年度玉米期末庫存為6.73億蒲式耳,為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比5月份的預測值下降約9000萬蒲式耳,比2007/08年度14.33億蒲式耳的期末庫存量減少53%。
市場人士預期,由于多雨天氣仍在持續,美農業部的下月報告可能還會調低產量和庫存預測。
此外,作為主要的生物燃料原料之一,原油期貨的持續飆升也大大提振了玉米市場的人氣。
國內短期弱勢難掩
與國際市場玉米的瘋狂漲勢不同,國內市場玉米卻因為利空因素的影響表現較為平穩,期貨現貨市場均未出現大幅波動。
大連玉米期貨表現平平,周五主力901合約報收于1914元/噸,僅較前一日收盤漲6元;6月16日,901合約開盤價1917元,最終報收于1908元,較周五收盤漲9元。
現貨方面,上周東北地區玉米價格繼續維持平穩走勢,平均價格維持在1600元/噸左右,局部地區價格漲跌互現,市場此前的看漲心態短期內有所弱化。而南方銷區玉米價格整體也較為平穩,價格區間維持在1760元/噸-1900元/噸之間,個別地區略有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進入六月,各種不利因素“動搖”了國內市場玉米價格:首先,地震等原因致使玉米的飼料養殖需求未能持續增長;與此同時,政府為穩定四川大地震后國內的糧食價格水平,加大了國儲糧食拍賣力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方部分地區玉米價格的上漲空間;加上新麥已在部分主產區陸續上市,小麥大量替代玉米現象再次趨強,因而,短期內,我國玉米整體市場看弱氣氛較濃,價格上漲勢頭受阻,局部地區存在一定的回調壓力。
不過,也有人士表示,南方部分地區玉米價格盡管存在一定回調壓力,但幅度不會太大。中長期看來,受國際糧價高企影響,加上北方產區貨源供應水平的大幅下降及飼料養殖需求繼續回暖等因素的共同支撐,國內玉米市場長期走強的趨勢仍未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