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糧價上漲使各國愈加重視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在上周五召開的中國(北京)期貨暨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與會專家建議,國家應擴大補貼范圍,加大補貼力度,完善補貼機制,以進一步支持糧油作物的生產。
糧食食用和工業消費大幅造成庫存下降,已經導致全球面臨世界性糧食危機的威脅。中糧期貨農產品部總經理助理王琳表示,全球糧食日消費量持續穩定增長,從1960/61年度的158.6萬噸/天增至目前的495.8萬噸/天;全球糧食庫存可供消費天數在1986/87年度達到創紀錄的144天之后持續下滑,并于2000年以后加速下滑,目前僅為創紀錄的低點56天。也就是說,目前全球糧食庫存將僅夠56天消費!這要比1973/74年“谷物市場被洗劫”的年代更為惡化。
過去的一年半時間,由于柴油、化肥等農資價格大幅上漲,提高了糧食的生產成本,推動了糧食價格上漲。北京振華投資公司總經理王軍博士以中國大豆生產為例介紹說,2008年大豆種植成本中,化肥、地租、農藥及人工費用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化肥漲幅50%;地租由去年平均2700元/坰平均漲至3300元/坰,漲幅22%;農藥較去年上漲15%-20%;人工由去年每人50元/天,上漲為每人60-70元/天,個別地區高達80元/天。若以承包土地來種植大豆來測算,全年化肥成本平均為56元/畝,較07年上漲幅度為43%;農藥成本按增長15%-20%計算;綜合人工費用上漲25%左右;而地租費用平均為220元/畝,經筆者測算,08年大豆種植成本預計將達到380元/畝左右,折合1.46元/斤(以平均130公斤/畝計算)。
南華期貨分析師朱斌博士認為,國際海運價格的攀升是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自2003以來,波羅的海船運指數已經從2000點上漲到目前的接近10000點。
在本次論壇上,如何促進國內生產,防止糧價災難性上漲成為與會人士談論的焦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成貴認為,應該繼續擴大補貼范圍,加大補貼力度,完善補貼機制,支持和抓好主要農產品的生產,特別是要加大對油料生產的支持,避免對外依存度的進一步上升。同時應切實把握好調控的時機和力度。政府有關部門要有事先預警和主動調控,而不是事后應急和被動補救。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朱麗紅博士和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冷冰博士認為,農產品期貨市場是發現糧食價格的重要場所,同時也不能忽視國際投機資金在國際期市的炒作對國際糧價巨幅波動起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面對這一格局,中國應高度重視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促進市場發展,以提高中國在世界糧食市場的定價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