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將分別于11月2日、11月16日和12月14日,分三期向市場發行近千億元特別國債,它們的期限分別為10年、15年和10年”,“2007年第四季度記賬式國債發行計劃”顯示,特別國債都將按半年付息,但發行計劃中并未公布三期特別國債的具體發行規模。
此外,發行計劃還包括,將有5只國債陸續發行。具體分別是10月12日發行3年期國債、10月19日發行5年期國債、11月23日發行7年期國債、12月5日發行3個月期國債和12月12日發行1年期國債。
業內人士介紹,11月2日和11月16日發行的特別國債為新增發行額度,而12月14日原計劃發行一只10年期記賬式國債,因此,這一期特別國債將替代原有記賬式國債的發行。
按照發行計劃,將有2000億元特別國債面向市場發行,其中1000億元在9月發行,而剩下的1000億元安排在第四季度發行。因為9月份發行的三期特別國債都有部分追加發行,所以其實際發行規模為1033.8億元,如果嚴格按照2000億元的規模控制,第四季度的三期特別國債發行總量將被控制在966.2億元。
從9月份發行的特別國債規定上看,這些面向市場發行的特別國債為可流通記賬式國債,交易方式為現券買賣和回購,其中試點商業銀行柜臺為現券買賣。
業內專家認為,分批次、分對象發行特別國債,可以在不急劇回收流動性的前提下,有效緩解流動性偏多。直接向市場公開發行特別國債,回收流動性的效應相當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據測算,如果按照發行2000億元特別國債,對市場資金的凍結程度,相當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因此,發行2000億元特別國債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并不會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