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之一,在美國也不例外。與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不同,美國的養老責任由政府、社會和個人等多方面共同承擔。在養老方面,社會保障體系與社會養老機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始于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主要目的是使就業者退休后能夠“老有所養”。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在職人員把工資所得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障稅”(社保稅)上交給政府,用于發放給已退休者、殘疾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在職者退休之后便可以從社會保障制度中享有相應的福利。
美國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廣,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美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社會養老機制。據美國社會保障署提供的資料,美國目前約有1.63億在職人員參加了社會保障體系,占全國所有在職人員的96%。有單位的在職者將收入的一定比例作為社保稅和醫療保障稅(醫保稅)上交國庫,單位另為其繳納相應比例的社保稅和醫保稅。自謀職業者(或稱個體戶)應繳納的社保稅和醫保稅占其收入的比例是有單位者的兩倍。
在職人員退休后獲得社會保障福利(社保福利)的多少視其工作時間長短、繳納社保稅數額以及退休年齡而定。按照規定,任何人只要累計工作滿10年、繳納了總共40個“季點”(每工作3個月算一個“季點”)的社保稅,退休時就有資格享受社保福利,但提前退休者的福利額將適當扣減。大多數殘疾人只需在10年內繳納20個“季點”的社保稅,即有資格享受社保福利,但年輕時就為殘疾人士者需繳納社保稅的“季點”可少于20個。
此外,根據物價上漲因素以及居住地區不同,社會保障署還為老人、殘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社保福利。這一部分的經費來源不是社保稅,而是由政府從其他渠道籌集。
社會保障署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估計有近5000萬人領取社保福利,總額約達6020億美元,是聯邦政府最大的支出項目之一。數據還顯示,2006年,65歲以上的美國老人中有90%的人領取社保福利,社保福利占他們全部收入的41%。
不過,美國社會保障署也提醒人們,社保福利是為退休者、殘疾人士或在職者過世后的家屬提供的最基本生活保障,是他們其他收入(如儲蓄或投資收入等)的一種補充,不是也不應成為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
除了社會保障制度,美國政府和一些公司還建立有自己的退休金制度。美國政府目前制定了“聯邦雇員退休制度”。政府工作人員除參加社會保障制度、繳納社保稅之外,還必須每月上繳工資收入的1.3%,政府工作人員退休后可根據其退休時的薪水、工齡長短等領取相應的退休金。
此外,聯邦政府雇員還可參加一項“節儉儲蓄計劃”,每月將工資的5%存入這一賬戶,作為退休投資基金。
經過70多年的發展,美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覆蓋了美國社會的各個階層,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時也為促進美國社會的穩定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這一制度也面臨著美國人口老齡化和社會保障資金不足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