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昨日發布了中期業績報告后,三大國有銀行交出今年中期考卷,三大國有商業銀行經營業績大幅增長,凈利潤增幅高達47.5%—61.4%,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家銀行轉型開始發酵,業績增長得到良好支撐。
今年上半年,三家銀行新增信貸規模均在10%左右,而盈利卻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四次加息的利差擴大效應、證券市場火爆帶來的中間業務增長被視為其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因。
細察可以發現,其經營業績的增長不僅是外生因素使然,更是內生因素導致的必然。
從資產質量上看,三大銀行資產質量明顯改善,不良貸款率顯著下降。截至2007年6月底,工行、中行、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67%、13.39%、11.34%,不良貸款比例分別為3.29%、3.56%、2.95%,凈利潤分別為413.9億元、295.43億元、342.55億元,總體來講較2006年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央行有關負責人認為,幾家銀行均按照監管標準和會計準則,提足了相應的風險準備,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同時,國家注資獲得明顯收益,實現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業內專家指出,“不良率的下降使這三家銀行節約了很大一塊撥備計提,從而對凈利潤的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從業務結構上看,三大銀行各具特色,如,建行保持著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優勢;工行著力于中小企業貸款和中間業務擴張;中行則繼續在海外業務方面保持一定優勢。
但從更深層次的原因看,三家銀行都已開始業務再造和經營結構轉型。
三家銀行除了中間業務的快速增長外,傳統業務也悄然變化。如工行近幾年加快發展小企業貸款,繼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以70%左右的速度攀升后,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6月末比年初增長了33%;而中行、建行個人貸款增速也在15%以上。
更需要關注的是,三家銀行與戰略投資者的聯姻也開始對銀行發展本身產生影響。
例如,建行半年報顯示,其海外業務實現稅前利潤9.43億元,增長了251.87%,國際業務盈利開始顯著增長。業內專家表示,在美洲銀行入股建行后,雙方加強了境外戰略合作,建行開始積極地在海外設點,在悉尼設立代表處,初步完成香港地區機構和業務資源整合等。
工行也開始了對海外銀行的收購。工行董事長姜建清還表示,將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包括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進行有合適條件的并購等。
中行則先人一步,爭取到首家內地個人投資海外證券市場試點資格。
而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也得到穩步提高,如,工行成本收入比連續多年保持較低水平,而今年上半年更是只有31%;同期,中行這一指標也由38.41%降至32.91%。
可見,三家銀行經營業績的增長是其業務再造和經營結構轉型的必然結果。
從下一步發展看,商業銀行經營效益的提高,必將隨著我國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入而繼續發酵。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表文章稱,將堅定信心,毫不動搖地深化國家控股商業銀行改革,加快形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優質、效益良好、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化大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