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天晚間宣布,自22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是央行本年內第4次加息。央行稱,本次加息是為合理調控貨幣信貸投放,穩定通貨膨脹預期。專家預計,今年CPI漲幅將達到4%左右,因此年內再度提高利率仍有空間和可能,仍將保持緊縮政策預期。
除了對本次加息的時點略感意外之外,受訪專家和市場人士均表示此次加息在預期之中,并表示這主要是針對目前的通貨膨脹形勢,著眼于糾正實際利率為負的舉措。由于市場普遍預期今年CPI漲幅會達到4%左右的水平,專家表示,年內再度提高利率仍有空間和可能,仍將保持緊縮政策預期。
通脹壓力不容忽視
天相投顧首席金融分析師石磊向記者分析,央行之所以在7月20日加息之后剛剛一個月,即再度祭出加息之劍,主要還是基于目前通脹有加速的態勢。繼連續數月走高之后,7月CPI漲幅更是達到5.6%,一舉創下10年來的新高,大大超出市場預期。
“盡管食品價格漲幅依然是推高CPI的主要因素,但食品價格向非食品價格傳導的壓力始終存在。”石磊說。他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目前核心CPI仍保持比較穩定的態勢,但整體CPI所反映出來的通脹壓力仍不容忽視。
事實上,央行對此已有所暗示。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特別強調:“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分析價格形勢時,不應只關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對食品價格變動的影響也須予以足夠重視。”
報告稱,由于食品價格在我國CPI權重中約占三分之一,其價格波動已形成CPI波動的主導力量。食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或維持高位,會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誘發高通脹預期,可能導致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
石磊表示,盡管目前我國食品價格上漲、糧價上漲有需求方面的因素,但聯系到我國耕地面積減少、務農勞動力減少等因素,來自成本推動方面的通貨膨脹壓力因素必須引起足夠重視。他預計在各方面因素推動下,CPI全年漲幅將達到4.2%,今后幾年也將維持在4%左右的水平,因此,從著眼于糾正負利率的角度,央行有必要進行加息。
會否刺激熱錢流入
數據顯示,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6%,考慮到5%的利息稅因素以及全年4%左右的通脹預期,從糾正負利率的角度來看,央行仍有1至2次的加息空間。建行研究部高級經理趙慶明向記者稱,由于加息往往有一定的滯后效應,因此即便再度加息,估計央行也要有一個更長的觀察期,最早可能在10月中旬。
但他同時指出,上述預計存在諸多變數。一個重要因素是目前的美國次級債危機所造成的后果尚難以充分估計。一旦上述危機導致國外實體經濟的衰退,商品市場的活躍度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進而會對商品價格造成下行壓力,而CPI的回落則將降低加息預期。
對于在外部經濟體正在被降息預期包圍,中國卻頻繁加息,是否會刺激熱錢進一步大規模流入,趙慶明表示,問題應該不大。他表示,國家在通過各種方式嚴格管制熱錢的流入,也在采取措施鼓勵資本流出,熱錢進入中國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熱錢之所以進入中國,主要還是看重資產市場如股市和樓市的回報。央行不會以此作為加息與否的依據。”趙慶明說。
對銀行業績影響不大
由于本次加息仍采取非對稱性方式,同期貸款利率增加幅度比存款利率增加幅度低9個百分點,趙慶明表示,此次加息對銀行業績的影響并不大。石磊也表示,由于占銀行負債比重最大的活期存款利率并未提高,因此此次加息并不會對銀行的凈利息收益率造成影響,對銀行的影響基本為中性。
趙慶明同時表示,由于同期貸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且公積金貸款利率只同步提高0.09個百分點,也反映出國家對于消費信貸的細心呵護,以避免貸款利率大幅提高對于消費信貸的影響,以免消弱消費對經濟的拉動效應。
仍需保持緊縮預期
對于后續政策,專家表示,仍需保持緊縮預期。除利率外,由于貿易順差的持續不下,流動性管理的壓力不減,因此不排除央行繼續提高準備金率和發行定向央票。專家還表示,貨幣當局和監管部門或將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鼓勵資本進一步流出。
同時,財稅政策也將得到更大程度的使用。石磊表示,由于中國目前經濟的主要問題在于結構不合理方面,因此,著眼于出口退稅、抑制兩高一資的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結構性調整措施還將進一步出臺。(記者 謝曉冬 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