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東北地區有望成為中國第四大經濟區 -中國宣布允許個人直接進行對外證券投資 選擇濱海新區作為試點  -滬市股票三種情形將被實施臨時停牌 A股已成全球最大新興市場 -東北地區發展趕上全國平均增速 將建四基地 納入內蒙東部 全文 -中國向秘魯提供30萬$救災援助 巴基斯坦向我南方災區捐贈物資 -中國近半年來查處商業賄賂案24879件 5年懲治16名省部級貪官  -三江源不再考核GDP:生態好就算有政績 循環經濟促進法下月初審  -中國大規模考察南極在即 首臺自主產權1.5兆瓦風力發電整機下線 -美次級債危機對我影響有限 社保基金海外投資不會因次級債止步 -山東鄒平鋁水外溢事故已死亡14人 華源礦難救援工作獲重大進展
房屋貸款總額占GDP總額10%:2270億美元背后的房奴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2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據《新京報》報道:在2007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建設部原副部長楊慎認為,目前房價高漲主要是住房需求量不斷提高,因而造成了房價的不斷上漲,住房消費同我們城市化的進程是成正比的。他表示,有了住房貸款就是“房奴”的說法,并不客觀他不同意時下“房奴”一說。增加房屋建設量,才是解決時下高房價的一個重要方式。

“房奴”的說法客觀與否,首先不能回避這樣一組數字:去年12月11日,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季度報告指出,中國的房貸市場近年來增長迅猛,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已經高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截至2005年年底,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總額已占中國GDP總額的10%。毫無疑問,這個“2270億美元”,所承載和遮蔽的,是民生之多艱,是為了每月的房貸而終日奔波的甲乙丙丁。所以,說“2270億美元”在吞噬著一部分群體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也許并不為過。

中國科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8.09%背負有房貸的人,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情緒等心理問題。因為還房貸而出現諸如困惑、迷茫、焦慮、壓抑、悲觀以及對生活的不確定性等生存體驗,相信背負著這“2270億美元”的每一分子,都有著切身的體會。這種民生之多艱的心酸,不是“房奴”是什么?除了“房奴”這個詞,難道還有更好的表達方式能如此妥帖、如此客觀地顯現出他們的這種生存狀態嗎?

而“增加房屋建設量才是解決時下高房價的一個重要方式”的說法,其實經不起推敲。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的一項統計顯示,截至今年4月,“國房景氣指數”為102.65,而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為1.2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2%。一方面,面對高房價,民眾或敬而遠之放棄買房意愿,或不得不被迫“買房為奴”,另一方面,卻是1.27億平方米商品房空置。顯然,如果不解決地方政府以地生財、政府為房價絕對主導者等根本性問題,而寄望于增加房屋建設量以解決高房價,無疑是一個南轅北轍的偽命題。

其實,所謂“房奴”,僅僅是坊間對于房價高居不下現實的一個隱喻、一個諷刺。相對于房價居高不下的現實而言,“房奴”一說客觀不客觀并不重要。當房貸已經占到GDP10%的高比例,當房價之高讓大部分社會成員都苦不堪言,當“2270億美元”壓得大多數國民都氣喘噓噓的時候,公共管理部門正視其中潛藏的社會風險,并通過一定的制度設計和公共政策,把這種風險化解到最低的程度,從而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大多數人摘掉“房奴”的帽子,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命題。

所以,重視“房奴”稱呼之后的真問題,遠比糾纏于“房奴”這個稱呼或概念本身,更具有現實意義。

 

來源: 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
家庭最高貸50萬元 上海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
貸款炒房致樓市崩盤 美國次級債危機警示中國炒房者
銀監會:銀行住房抵押貸款仍可辦理 美次級債危機警示中國炒房者
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314億元 增速反彈 央行緊縮力度可能加大
7月新增貸款創歷史同期新高 儲蓄分流現象重現
上海公積金貸款再創新高 個人房貸大增58.7億元
公積金貸款上限上調 房貸市場出現兩極分化(附提取方式)
北京公積金貸款上限提高 最高信用級可貸78萬
圖片新聞:
2010年中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月養老金將超1200元
山東兩煤礦發生潰水事故 181人被困 全力救援(組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理財技巧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絡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