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五月份中國CPI同比漲3.4% 創兩年來新高 預期再次加息調控  -中國通過電力加價 減少電廠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鉆井將零排放 -中國新特區下一站:武漢長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區:優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稱東線石油管道至中國支線造價超4億$ 伊朗希望在華儲油 -中國南方洪澇災害已造成1063.8萬人受災 71人死 將再遭暴雨襲擊 -制止擇校費是城市義務教育治理重點 國民受教育水平將明顯提高 -央行新規:切斷恐怖融資鏈條 包括安理會決議所列恐怖組織 全文 -中國城市環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問題 06年城市環境考核結果發布 -中國航空打造西部空中絲綢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開辦入境口岸簽證 -新車船稅7月起征繳 稅額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香港股市六新股五月上市 傳上海復星已遞交申請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03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新網5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在中信銀行、洛鉬及碧桂園三重磅股“散場”后,五月份也有數只新股集資,惟缺少重磅股“撐場”,6只新股集資總金額仍較上月銳減逾7成。其中互太紡織昨舉行投資者推介會,擬發行3.58億股新股,集資14.857億-19.69億元,據悉每股招股價介乎4.15至5.5元,每手(1000股)入場費為5,555元,下周一(5月7日)公開招股。另外市傳以“上海和黃”為賣點復星集團也已遞交申請,集資78億元,擬下月上市。

本月招股的新股以量取勝,互太紡織、凱普松、百麗、新華文軒、盈進集團及佳華百貨六新股集資額最多124億元,其中以百麗集資額最大,達78億元,該股與互太紡織及佳華百貨“撞期”,于5月9日(下周三)公開招股。

本月首只進場的互太紡織,其初步招股文件披露,公司08年度派息比率不少于30%,是次集資所得中7.62億元用于償還債務,部分會用于提升業務營運,余款則作一般營運資金;文件指出,互太若公開認購獲超額100倍或以上,其股份分配機制會回撥至50%,該股是次將設 eIPO,5月18日掛牌,保薦人為花旗及摩根士丹利。

而內需概念股佳華百貨,據悉已獲一家歐資大型基金認購其10%的發行股份,并將于本周內落實簽約,公司計劃發行2億股股份,集資3億元,去年度市盈率逾15倍,未來派息比率為30%。

擬于本月底招股的新華文軒保薦人中銀國際報告透露,該集團計劃未來3至5年,最多斥資11億元人民幣(下同),擴展零售網點及拓展四川省外教科書的發行系統。中銀國際預期,該股擬未來數年的派息比率為15%-30%,教科書及教育材料銷售為其主要收入來源,整體毛利率為38%,較上海新華傳媒的28%為高。

市傳復星集團遞交上市申請,擬以紅籌形式掛牌,料能趕及于6月底前上市,集資額高達10億美元(約78億元),保薦人為瑞銀及摩根士丹利。復星將以“上海和黃”為賣點,集團屬綜合企業,旗下包括鋼鐵、地產、醫藥、科技等多項業務。

另外,剛以A+H上市的中信銀行宣布行使超額配股權,公司額外發行約7.328億股H股,每股5.86元,額外籌42.94億元,凈集資額41.74億元。根據規定,該行的國有股東須按各自持股比例向社保基金轉讓7328.21萬股A股,國有股東向社保基金轉讓的A股將以一兌一的基準轉換為H股。

完成配發股份及轉換后,該行已發行股本16.77%(不包括A股發售)的股份,及已發行股本22.67%(包括A股發售)的股份將由公眾人士持有。(記者:吳文爾)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
怕股票操作有閃失 股民五一出游腳步被股市羈絆
股市瘋牛奮蹄之指標篇 40倍的市盈率還在加速跑
證監會:股市面臨重大機遇同時要防范風險
著名學者吳曉求指出:股市已經出現結構性泡沫
股市持續火熱 證券營業部“五一”紛紛加班開戶
提高準備金率各方如釋重負:對節后股市是利好
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股市全天震蕩收高 續創歷史新高
李兆基:內地股市陷瘋狂 經濟發展精神充沛非"病"
全民皆炒要做“股神”當自省 滬深股市拉響警報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中國首列國產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年底將竣工下線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澇已致66死12失蹤 近900萬人受災 降雨仍將持續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