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鄭雄偉:IBM公司應該是全球最有名的公司之一,我也很好奇,想了解一下IBM公司現在主要的業務收入來源,看看方不方便說說,讓大家有個簡單了解,主要是哪幾塊?
梅昕:謝謝鄭會長。實際上我剛才稍微提了一下,IBM差不多在十年前,開始向服務產業轉移,到目前為止,2007年IBM全球的營業收入50%是在服務相關的,50%是在產品相關的領域。這是第一。第二點,從IBM公司的服務來講,整個業務線來講,除了大家知道的硬件和相應的數據庫、軟件產品以外,我們還有兩個相應的軟件服務線,主要是提供我們的客戶從業務戰略到流程,到信息化的服務。另外一個是主要協助客戶在網絡硬件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提供服務,謝謝。
主持人 鄭雄偉:我想問一下金融風暴對你們的影響大不大呢,會有什么樣的體現?
梅昕:我們正在做明年的規劃,其實IBM看來,在金融風暴的環境下,中國有更多的機會,所以從我們目前的業務發展規劃來講,明年是IBM在中國連續經濟的變化,使得有更多的企業考慮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那么中國是其中一個,可以協助他們在這方面達到目的市場。
主持人 鄭雄偉:我想再問一個問題,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你覺得什么樣的企業才能獲得發展?
梅昕:一個是本身的核心競爭力是非常強的,有非常強的核心競爭力的這樣一些企業。另外相對來講,有比較成熟的運作機制和相對低廉的服務成本,這樣一些企業可能會有優勢一些,謝謝。
主持人 鄭雄偉:謝謝。說到外包培訓,我們自我推薦一下,我們國際外包中心和商務部培訓中心,目前前段時間推出了三本書,一個是《國際外包理論與戰略》,一個是《國際外包的管理運作》,再就是《國際外包的全球案例與分析》,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服務外包合作的可能。我想,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總裁,還有各位專家,有沒有自愿發言的?因為剛才是我們已經安排好的一些人。
我想給大家做一點簡單的提示,我們今天選全球產業轉移和世界經濟變革創新這樣的主題,我們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就是全球產業轉移,在我們看來,應該是有兩個方面。從80年代開始,應該是全球產業的第一次轉移,主要是制造業的轉移,當然制造業的轉移現在一直在進行著。從90年代末期開始,產業轉移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服務業的轉移,也就是現在大家談得比較多的服務外包。目前從中國情況來看,很多一線城市和沿海城市特別注重服務業的轉移。但是從內地的很多城市和內地很多地方來看,制造業的轉移或者說承接制造業的轉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情。沿海有些地方,比方說像天津這樣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市,其實它的定位還是以工業和商貿為主,服務業占的比例很少。面對這樣一種全球戰略轉移,特別是制造業和服務業這樣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情況,我們很想通過這個論壇討論這樣一種轉移的趨勢,或者這樣的轉移對不同的國家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比如發達國家都把產業轉移出來了,對發達國家會有什么樣的影響?是不是像有些學者說的發達國家的產業就變得空心化了?變得沒有能力制造產品,或者變得沒有能力自己直接提供服務了?或者像很多人猜測的、推測的,美國為什么只能在金融方面大作文章,只能搞次貸危機這些事情,是因為它沒有什么事情做了,只能在金融方面挖空心思創新,創新,創新得沒有什么約束了。這是一個提示,我想給大家提示一下。
再一個我想,產業轉移對于世界經濟的變革和創新,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世界經濟要想平穩發展,各個國家之間要想均衡發展,我覺得特別需要一些發達國家多做一些創新,多做一些變革。發展中國家相對來說是比較被動的,而發達國家要不多做一些變革和創新,可能會跟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方面進行合作的時候會變得越來越被動,因為很多低端產業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了,而高端產業可能份量又不足,沒有一些多的創新和變革,可能就會造成不平衡,長久下去就會造成什么樣的局面呢?就是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中國和美國這樣的國家貿易越來越不平衡,所以我們的理解,發達國家必須多一些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經濟創新、制度創新。當然,前段時間這個次貸危機也算是一個金融創新,但是金融創新看來不是很成功。看看我們理解,美國這樣的國家是不是在技術創新、管理方面多一些貢獻,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才能真正實現中美關系正常、良性的循環。我不知道大家在這個方面有沒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有沒有一些更好的建議?
李先生:我發表一下我的看法吧。我想美國并不愿意看到美國這樣的局勢會發展到這樣的程度。回應你剛才所提出的全球產業轉移的問題,還有經濟創新變革的問題,我想我并不同意這種看法,就是說發達國家應該去倡導和去引導經濟的變革和創新,而我其實認為,發展中國家、新興的經濟大國,例如中國應該能夠成為經濟變革和創新的倡導和領先國。目前我們看到的情況,其實在產業轉移這個方面,有很多的企業在中國華南地區,他們關閉了,并不是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而是由于產業轉移的問題。在2008年,我們看到中國頒布了《公平競爭法》,這說明中國政府對于在中國經營的跨國企業已經給了超過十年的優惠待遇,而中國政府目前也在不斷地修正他們對外資企業的政策和對于本土企業的政策。而對于本土企業的話,我今天早上也談到,中國政府是在激勵本土企業去進行勞動力的升級以及知識創新,這樣能夠提高中國經濟持續不斷的發展,這是我的看法。
主持人 鄭雄偉:謝謝,但是我還想問一個問題,你覺得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夠解決類似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呢?是會越來越嚴重呢,還是會有什么轉機?
李先生:好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中國和美國的貿易關系,其實已經有所改進了。特別是我們在完成了第五次中美經濟高峰會談的時候,我們本周六完成了中美經濟高層對話之后,我們認為中美的貿易經濟關系已經發生了改善,中國現在的經濟已經非常非常強大。我們再也不可能否認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要看到中國已經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來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我認為中國的做法是非常積極的,中國為其他的國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謝謝。
主持人 主持人 鄭雄偉:謝謝,看看哪一位發言,發言還是提問?
印尼代表發言:你好,我是來自印尼巴厘島的,我們的企業是在旅游方面的,我們主要是做旅游房地產和管理這方面的業務?,F在我們也逐漸轉向到教育行業,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對于印度尼西亞,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包括我們幫助印度尼西亞提升公民的素質。我們知道巴厘島只有5000平方米的面積,它的人口非常少,每一年接待六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巴厘島非常依賴于旅游產業,我們在旅游、在文化這些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特別是我們也投入到一些服務的行業和一些酒店行業。當然,這也影響到我們當地的農業發展,因為我們在第一次的旅游業發展浪潮的時候,當時巴厘島的很多居民還是居住在農村的,因為旅游業的發展給這些農民帶來了生活上的變化,使他們喪失了農田,給他們帶來了農業發展的困難。與此同時,我們也去考慮怎么樣能結合農業的發展和旅游業的發展,比如說我們幫助當地的紡織業去發展,比如說去發展一些對于旅游者來說很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的紡織產品、藝術品,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旅游業幫助當地農民脫貧。在印度尼西亞我們也開辦了一個培訓學校,這個培訓學校用普通話、英語和印尼語三語進行教學。這種三語學校幫助了我們的經濟發展,也幫助了我們社會融合。大家知道,印度尼西亞有很多不同的民族,也有和民族有關的政治問題,之前印尼華人是不允許學習漢語的,現在我們也在推進文化方面的融合和交流。剛才鄭會長講到了,我們怎么樣能結合產業轉移和經濟創新,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它也涉及到世界各地的問題。中國已經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中國的發展對于印度尼西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推動。中國也給印度尼西亞在很多方面作出了榜樣,比如在綠色能源、科技發展、產業轉移等等,我想中國如果能夠加大在這個方面的發展,能夠去進一步地平衡貿易差。當然,現在中美之間的貿易差是很大的,但中國如果去平衡這個貿易差的話,我覺得對于中國發展會做出很大的貢獻。而且我覺得目前在中國,我們在水稻種植已經可以做到一年三季或者四季稻,我覺得印度尼西亞也可以學習中國從農業上進行發展,然后轉移到其他的方面,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