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國際糧價或再創新高 對中國糧價的影響分析

2011年05月17日08:51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國際糧價 國際 糧價 糧食 糧食價格

三、2011年我國糧食價格將繼續穩步上漲

1、“緊平衡”將成為我國糧食供求的常態,2011年糧食增產難度大

2004-2010年,我國糧食連續七年實現增產,這樣的糧食生產形勢歷史少有。在這一糧食生產的黃金時期,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基本平衡。分品種看,近幾年我國小麥、玉米產量大于國內消費量,節余較多,稻谷產消平衡有余,大豆產消缺口較大。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糧食供求形勢寬松是建立在糧食持續增產的基礎上的。糧食生產本身存在周期性波動,而且受到有限的耕地和淡水資源限制,但糧食需求卻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和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而剛性擴張,因此從中長期看,“緊平衡”將是我國糧食供求的常態。

在糧食生產“七連增”的基礎上,2011年繼續實現糧食增產難度較大。而且按照以往的經驗,往往是糧食產量的最高年,就是糧食周期性波動下降的開始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依然需要看天行事。一旦出現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等導致國內糧食減產,國內糧食供求“緊平衡”就可能會被打破。

表2: 美國農業部對中國主要糧食作物供求狀況的估計 單位:百萬噸

 

玉米

大豆

小麥

稻谷

產消

缺口

期末

庫存

產消

缺口

期末

庫存

產消

缺口

期末

庫存

產消

缺口

期末

庫存

2004

-0.71

36.56

-22.81

4.7

-10.05

38.82

-4.94

38.93

2005

2.36

35.26

-28.19

4.47

-3.55

34.89

-1.59

36.78

2006

6.6

36.6

-30.15

2.7

6.47

38.45

0

35.92

2007

3.3

39.39

-35.82

4.25

3.3

38.96

2.77

38.02

2008

13.9

53.17

-35.9

7.56

6.96

45.69

1.33

38.9

2009

-1

53.31

-44.45

13.26

8.12

54.31

2.25

40.9

2010

4

58.71

-53.25

16.71

5

59.31

3.3

440

數據來源:WIND

2、糧食供給較為充裕,大豆將進一步依賴進口

糧食種植面積是決定糧食產量的關鍵因素。據全國7萬多農戶種植意向調查顯示,2011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將達到1102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40萬公頃。據農業部預計2011年水稻意向種植面積增長1.9%,玉米意向種植面積增長2.1%,小麥面積基本持平,大豆面積調減11.2%。從國內糧食初步種植意向看,2011年國內玉米、小麥、稻谷生產有望得到保證。

就庫存來看,糧食生產“七連增”使得國內小麥、玉米和稻谷庫存充裕(見表3)。由于中央及時出臺抗旱澆水、弱苗施肥等政策措施,再加上后期出現大范圍降水過程,年初北方地區的旱災對全年小麥產量基本沒有影響。據統計,目前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占86%,比上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此外,美國農業部預測我國2010/11年度小麥的期末存量約為6000萬噸,是至少5年來的最高水平。因此即使今年小麥出現減產,充足的庫存數量也足以滿足市場需求。

總體來看,如果2011年小麥、稻谷和玉米生產情況良好,整體供需格局有望繼續維持相對平衡狀態。需要關注的是國內大豆長期依賴進口,國內種植面積下降將進一步增加對進口大豆的依賴。

3、玉米進口量增加對市場心理影響較大

2010年我國十年來首次大量進口玉米,全年進口玉米157萬噸,同比增長近17倍,進口規模超過過去15年進口量的總和,我國也由玉米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據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將在未來一年進口120萬噸玉米,在十年進口量將逐步增加到800萬噸。盡管一年多進口幾百萬噸玉米相對于我國每年近1.5億噸的玉米消費量而言不值一提,對國內玉米市場形不成直接沖擊。但玉米進口增長將使得國內玉米價格與國際玉米價格聯動性增強,而且對國內市場心理影響較大。我國玉米進口形勢的轉變可能經過炒作和放大,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場的恐慌,使市場形成我國玉米供應不足的心理預期。目前中國加大玉米進口已引起國際市場廣泛關注,“中國因素”已成為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的重要炒作由頭。

4、糧食漲價預期助推糧價

自2008年起,政府連續3年提高小麥和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格,同年對玉米也開始實施臨時收儲的政策,由此市場逐步形成了糧價“只漲不跌”的預期。2010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糧價持續上漲,國內通脹預期不斷升溫,我國糧食市場參與主體的糧食漲價預期也隨之上升,并助長了糧價的上漲。在漲價預期下,一方面糧食收購和加工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加緊糧食囤積,放大了糧食的短期需求;另一方面,農民儲為追求最大利潤“待價而沽”,減少了糧食短期供給,兩方面因素結合會造成市場糧食緊缺的假象。近年來,隨著農民非農收入增加和市場意識的提高,逐漸具備了惜售的能力和意愿,賣糧方式由年底和春節前集中賣糧變為常年、分散賣糧。“惜售”、“等價”已經成為大多農民的心聲,售糧習慣開始改變。

5、政府庫存下降,影響后期調控能力

2010年7月15日前后,由于小麥、玉米和水稻的價格持續走高,中儲糧暫停全國范圍內的小麥托市收購,也沒有像往年那樣啟動對玉米和水稻的大量政策性收購。據統計,2010年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在全國累計政策性收購“三大主糧”小麥、玉米和粳稻約2458.22萬噸,比2009年中儲糧全年政策性糧食收購9876萬噸大幅度減少。在政策性糧食收購數量大幅減少的同時,為了平抑糧食市場,2010年中儲糧收購和保管的小麥、玉米、水稻大量出庫。據報道,中儲糧2010年全年累計投放政策性糧油180批次,涉及稻谷、玉米、小麥(包括進口小麥)和大豆4個品種,總計8370.8萬噸,比上年多出庫1820.8萬噸。2010年的“少收儲”加上“多拍賣”使中儲糧的糧食庫存有所下降。尤其是近年來玉米拍賣力度加大,國儲和臨儲玉米庫存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這意味著國家2011年通過公開拋售臨時儲備玉米來調控市場的空間不大。

6、糧食面臨成本推動的漲價壓力

在目前糧食生產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人工成本,其次是化肥 ,這兩種成本升勢也最為明顯。由于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劉易斯”拐點的臨近,占糧食生產成本最高的人工成本將繼續上漲。用工最多的稻谷受人工成本上升的沖擊最大,因為雙季稻對勞動力的投入要求比較高,南方地區稻谷“雙改單”趨勢明顯。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化肥進口國,化肥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非常大。化肥三大主要品種為氮肥、磷肥、鉀肥。其中氮肥生產企業的主要原料為煤炭,煤炭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而磷肥的主要原料硫磺則大多由煉油廠回收制取,也受制于原油價格。總體來看,化肥價格與國際油價關聯較大。

近年來我國的基礎原材料、能源、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一直在上漲,這是我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必然結果,也是長期趨勢。同時,如果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大幅攀升,將進一步加劇我國化肥價格的漲勢,帶來糧食種植成本上升的短期壓力。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