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而三十年廢塑料加工,也給順德杏壇當地生活環境帶來了嚴重破壞。“前幾年,走在街上,到處都是廢塑料,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蒼蠅亂飛。有些企業為節省成本,將沒有拆解的塑料直接焚燒,那股終年不散的廢氣讓人反胃,連水都是黑的。”順德金盛富塑料有限公司的王鑒雄跟記者描述道。
正因為如此,嚴厲打擊倒賣“進口許可證”的行為被列為此次施行的《辦法》中的一大重點。一旦企業使用購買或者租用、借用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進口固體廢物的行為查實,將被取消許可證申領資格。
廣東順德杏壇鎮塑料商會秘書長何杞源告訴記者,海關嚴查進口許可證的結果,就是原先靠倒買許可證或料件維生的大量企業陷入“斷糧”。這也正是前文提到的511家企業聯名上書的原因。
企業主的時間“糾結”
“上書的意思是希望時間上能有所延緩。這么多年了,企業也很糾結,心里也明白這種以污染換發展的路子走不長久,遲早要轉的。只是一時間無計可施,希望政府能給個‘出路’,起碼在時間上能緩沖一下。”一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記者。
但林武指出,其實《辦法》早在去年4月份已經公布,8月份起才開始施行。但不少企業還是繼續進貨,就是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新規未必會嚴格落實,加上跟貿易商有定期合同,不能說停就停。
因此,當廢塑料進口的渠道從8月1日起被正式“切斷”時,大批的廢料被積壓在了香港的港口。
林武說,這511家企業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希望海關把壓在境外的廢料先疏通進來,給“最后一次機會”。而海關的答復是,只要企業拿到進口批文,海關即刻從快辦好通關手續;有貨物壓在境外的企業,也可以先報上來。
“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家企業來找海關。”林武說。
高融昆說,這些被壓柜的企業其實心里都很明白,因為他們手里拿的都是倒買來的證件,沒有合法的手續,更不是“兩廢”定點加工利用企業。
雖然王鑒雄所在的順德金盛富塑料有限公司也是持證企業之一,但他的話或許說出了其他企業的心聲:“這上千家企業遺留下來是有歷史原因的,要一下子處理掉,也不容易。”
更有一個令人玩味的細節是:在那封511家企業的聯名信上,落款沒有企業名字,只有人名。
新辦法給出的轉型“出路”
事實上,此次新規的嚴查并不局限于進口許可環節。此次《辦法》從進口固體廢物的國外供貨、裝運前檢驗、國內收貨、口岸檢驗、海關監管到企業監管等環節均提出了具體要求,可以說對進口固體廢物的全過程實行了完善的監管體系。其中,廣州海關對關區內的“兩廢”定點加工利用企業是開綠燈的,不僅在監管現場可優先辦理接單、查驗、放行等通關監管手續,甚至可實施到廠監管和上門驗放服務。同時,對關區內“兩廢”加工利用企業實施分類管理,對合法進口、守法經營的A類以上“兩廢”加工利用企業,提供便捷通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