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2日是第40個世界地球日,日前,世界地球日官方網站正式公布了由JanMartinWill設計的2009年地球日的海報:海冰消失后,一只無助的小北極熊抱著一個風力發電機的柱子。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地球日來臨之際,我們特邀請秦大河院士撰寫署名文章,關注全球氣候變化,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對于全球氣候變化,我們有四點基本科學認識:一是過去一百年來,全球氣候呈現出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顯著變化,預估未來100年全球氣候還將繼續變暖。二是在這個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增多增強、冰川退縮、凍土退化、海平面上升、水資源匱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樣性受損,威脅著人類生產、生活乃至生存,并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帶來嚴重影響。三是人類活動很可能是工業化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上升。四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能源資源、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等多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人類活動很可能是近半個世紀全球變暖的主因
近百年來,地球氣候系統經歷著一場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顯著變化。2007年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新一輪科學評估報告。報告指出,1906-2005年的一百年間,全球平均地表氣溫上升了0.74℃(0.56~0.92℃),其中后五十年的升溫速率幾乎是百年平均速率兩倍;1961年以來的觀測表明,增加到氣候系統內80%以上的熱量被海洋吸收,升溫已延伸到3000米的深海,海水熱膨脹并導致海平面上升,二十世紀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約0.17米。
報告指出,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大部分的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很可能(大于90%的可能性)是由于觀測到的人為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所致。這個結論主要來自氣候模式模擬的結果,科學家們發現,只有同時考慮自然因子和溫室氣體的作用,才能模擬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由此證明:氣候系統變暖毋庸置疑,人類活動很可能是近半個世紀來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評估報告還論證了1750年以來由于太陽輸出量的變化造成的直接輻射強迫僅為0.12(0.06-0.30)瓦/平方米,比人類活動的0.12瓦/平方米小一個量級,說明太陽活動在這一時期的氣候變化中所起作用很小。
未來100年,全球氣候仍將持續變暖。科學家采用多模式多排放情景,預估全球地表到二十一世紀末平均增溫1.1~6.4℃,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0.18~0.59米。即使溫室氣體和氣溶膠濃度都穩定在2000年的水平,全球地表氣溫仍將保持每10年0.1℃的增溫速率。如果排放不低于現在,未來全球氣候將持續變暖。雖然科學家給出許多確鑿結論,但也給出了未來氣候變化預估的一些關鍵的不確定性,如平衡氣候敏感度、碳循環反饋的不確定性,不同氣候模式對云反饋、海洋熱吸收、碳循環反饋等機制的描述差別很大,氣溶膠對氣候系統和水循環的影響仍不確定,格陵蘭和南極冰蓋物質平衡的未來變化,特別是冰體動力學導致的變化,影響對海平面上升的預估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