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北京80%的降雨都屬于酸雨,甚至還出現了強酸雨”。11月3日,宋強看到報紙上這則消息時,下意識地摸了一把自己的臉。他想起5年前去四川看樂山大佛時,佛像的鼻頭黑乎乎的,臉上也有好多黑斑。當時導游就介紹說,是酸雨給大佛毀了容。
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騰訊網新聞中心聯合實施的調查(共有6653人參與),82.4%的人“擔心自己所在的城市下酸雨”。
有趣的是,剛聽到“下酸雨”的消息時,34.8%的人感到“震驚”,而63.1%的人則表示,“在意料之中”。一名網友這樣解釋:“年年沙塵暴,今年甚至還下了幾噸黃土?!佣嗔瞬灰А?,北京下什么我們都不覺得奇怪。”
11月14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了“辟謠”文章,首次公布了酸雨監測情況:“2006年北京7月、8月間的平均酸雨頻率僅為5.9%,較前兩年有顯著下降,北京不是酸雨區?!?/p>
不過,這則消息并沒有緩解公眾的焦慮。調查顯示,83.2%的人認為,“酸雨增多,說明大氣污染正在加重”。
“近兩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嚴重”已經成為調查中受訪者的共識,這種說法的支持率達到94.8%。而選擇“一般”和“說不好”的占4.1%,“不太嚴重”的占1.1%。
在梁從誡主編的《2005年環境綠皮書》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些統計數字:4月14日,《人民日報》報道,山清水秀的四川省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損失高達113億元;8月2日,《光明日報》報道,汽車尾氣已成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到2025年前后,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居“世界第一”;11月29日,新華網消息,當前我國農產品產地正遭受從水體-土壤-生物-大氣的全方位立體污染;12月27日,中新社電,中國9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機和無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
從空氣、水源到土壤、糧食,我國的環境問題漸漸從“局部潛在”走向“全面爆發”。有網友評價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是,“迷迷瞪瞪上山,稀里糊涂過河?!?/p>
本次調查也印證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普遍關注和擔憂。調查中,公眾最擔心的是水污染,87.1%的人認為水污染對生活影響最大。接下來依次是空氣污染(85.6%)、生活及工業垃圾污染(73.0%)、食品污染(63.0%)、植被減少和荒漠化(57.2%)、噪聲污染(52.1%)等等。
日前,山西省環保局的一項調查顯示,91.95%的市長(廳局長)認為加大環保力度會影響經濟發展,“推倒了污染企業的煙囪,年底的利稅誰來上繳”的顧慮依然存在。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政府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7月26日在全國節能工作會議上表示,要把能耗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體系。中組部也在下發的文件中明確,把能耗指標納入官員考核體系的22個指標之一。
11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由國務院批復的“十一五”期間各地區降低能耗指標的計劃。按照規劃,“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GDP的能耗水平要比“十五”末期削減20%。
今年4月,國家環??偩志珠L周生賢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說:“讓那些不重視污染防治工作,沒有完成年度任務的領導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p>
本報調查顯示,在企業、政府、個人三者中,80.2%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最該對中國環境狀況負責”。同時,也有70.7%的人感覺近些年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片面注重經濟發展,忽視了環境保護”,20.6%的人覺得“雖然努力了,但效果并不明顯”。(成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