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錫林浩特6月15日電(記者徐博)“為了子孫后代能夠生存,雖然我少養了點牲畜,但是能給子孫留下一個綠色的草原!”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鎮老牧民達林太表情嚴肅地對記者說。
內蒙古的草原總是令人心馳神往,是無數詩篇與歌賦所贊美的主題。然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在內蒙古很多地區卻早已不在。由于傳統的自由放牧制度和人口的增加,草原沙化、退化、鹽堿化現象日益嚴重,有些草原竟然成了戈壁灘。
以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為例,全旗85%的可利用天然草地發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的草地面積已占退化草場面積的20%。于是,科學放牧、保護草場便成了建設新牧區的關鍵一環,錫林郭勒盟選擇了“劃區輪牧”。所謂劃區輪牧,就是根據草原的載畜量先將草原劃分成季節放牧地,然后把季節放牧地分成若干小區,按照規定的放牧順序、放牧周期和分期放牧時間逐區放牧,輪回利用。
家住西烏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鎮杰仁蘇木(“蘇木”蒙古語意為“鄉”)都日不勒嘎查(“嘎查”蒙古語意為“村”)的老牧民達林太今年58歲,家中有七口人。除了老兩口,還有三個女兒和兩個兒子,擁有草場11550畝,養了670只羊,21頭牛,算是嘎查里的中等水平。
2005年,畜牧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在詳細了解了達林太家的草地類型、草產量和牧草再生等特點后,將11550畝草場劃分為10個小區并制定了嚴格詳細的輪牧作息時間表:規定了放牧季節各小區始牧和終牧日期;不同季節的牲畜飲水次數、補鹽時間和補飼期限。
“除了保護草場,輪牧還有很多好處:羊每天只在一個小區內活動,抓膘就更快了,需要的勞動力也就少了。”達林太說。
經過一年多的劃區輪牧,達林太家的沙化、退化草場植被得到了明顯恢復。達林太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家的草場一畝地現在可以打四捆草,比原來多打了一捆,也就是每畝比以前多打了30斤,牧草產量提高了61%。幼畜的體重增加更快了。仔細算算,雖然達林太家的羊少了,但收入卻增加了。
達林太家是錫林郭勒草原牧民實行劃區輪牧、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錫盟盟委副書記鄧月樓告訴記者,經過不懈努力,現在錫林郭勒草原生態惡化的趨勢總體上得到遏制,全盟草原植被平均覆蓋度由1999年的30%提高到45%,渾善達克沙地流動和半流動沙丘面積由7120平方公里減少到4053平方公里,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場植被平均覆蓋度由17%提高到41%。隨著草場圍欄、牲畜棚圈、牧業機械等基礎設施得到明顯加強,全盟畜牧業出現了牲畜頭數適度壓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的好勢頭。過冬牲畜始終控制在900萬頭只左右,畜牧業產值由2001年的22.38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40億元,牧民人均年純收入由2800元增加到389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