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汛期上游開閘泄洪、污水團殃及下游群眾,進行了10年的淮河污染治理,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淮河流經豫、皖、蘇、魯四省,滋養著兩岸1.3億百姓,其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94年啟動的淮河治污工程是我國政府在重點流域打響的第一個環保戰役,黨中央、國務院重視程度之高,有關部門和地方投入人力財力之巨,自不待言。
怎樣把淮河污染盡快治好?各方都在積極獻策。這里,我們約請了幾位熟知淮河的相關人士,為淮河治污“把脈開方”,以期拋磚引玉,啟迪思路。今天刊出其中的兩篇。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發表高見,為淮河早日變清貢獻智慧。
城市污水處理要市場化
高杰
在排入淮河的污水中,城市污水超過60%。目前淮河流域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只有57座,不到規劃的一半;而在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中,半數以上在“曬太陽”。
怎樣才能破解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難、運營更難的難題?徐州市的經驗說明,市場化是有效途徑。而實現市場化的關鍵,就在于政府要把污水處理費征收到位,并按合同承諾及時足額撥付給企業。
這幾天,許多來淮河采訪的記者同行問我:淮河治污還有沒有希望?我告訴他們:去看看徐州的污水處理廠,你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淮河治污大有希望!
作為淮河流域和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鎮的江蘇省徐州市,在全國來說不算“發達”??墒?,目前該市有3座污水處理廠在正常地輕松運行,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6%,在江蘇省乃至整個淮河流域的城市中位居第一。
大家都知道,對于市政府來說,城市污水處理廠是個“越背越重”的財政包袱:建設成本很高,運營成本更高。由于目前采取的多是“官建官營”,因此,許多城市對于污水處理廠能拖就拖,延緩建設;即使是建成了,也不正常運行,寧愿讓它“曬太陽”。
財政收入并不寬裕的徐州市是怎么做的呢?市政府從經營城市、經營環境的新理念入手,大膽采取市場機制,使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由昔日的政府承包型,一舉轉變為經營收費型。他們成功引入了“TOT”(政府承建—民間運營—合同期滿后交還政府)和“BOT”(民間投資—民間運營—合同期滿后交還政府)新模式,很快激活全市的治污市場,使民間資本紛紛搶灘,一舉破解了“建設難、運營更難”的難題。
2003年,徐州市對“官建官營”的徐州污水處理廠進行企業化改革進程,對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權進行拍賣。經過激烈競標,安徽國禎環保公司以1.6億元的價格,贏得了30年的運營權,在市場化運營上邁出了成功一步。與此同時,徐州源泉環保公司也以“BOT”的方式,投資建設了總體規模為日處理10萬噸、一期工程為3萬噸的“三八河”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運營權。經過一年零兩個月的施工,不僅提前完成了管網鋪設和主體工程建設,而且獲得了“魚兒回游”的環境效益。接著,中國核工業第二建設公司也以“BOT”的方式,贏得了日處理10萬噸徐州荊馬河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權。僅僅經過一年的努力,就投資1.92億元提前實現了污水處理廠的試運行。至此,市政府在沒掏一分錢的情況下,就新添了兩座城市污水處理廠。“25至30年”的運營期滿后,這些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將交回市政府。
民間資本為何青睞徐州市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運營?關鍵就在于污水處理費征收到位,使企業有微利可賺。徐州市政府及時把江蘇省出臺的關于調整污水處理費的政策落實到位,連續兩次將每噸自來水費中的污水處理費調整到0.71元和0.84元。目前,3座采用市場化運營的污水處理廠,均與市政府有關部門簽訂了運營承包合同:每處理一噸達標排放的廢水,由市財政從征收的污水處理費中拿出0.8元交給運營企業,每月支付一次。由于征收污水處理費的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從2003年至今,徐州市還沒出現過運營費用“賴賬”的情況。
運營費用的及時到位與嚴管重罰措施的制約,確保了3座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營。前不久,國家環保總局和江蘇省環保廳分別派出暗訪組,對淮河流域進行了一次全面突擊檢查。結果顯示,在全流域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率不到50%的情況下,徐州市的3座污水處理廠無論是運轉率還是達標率,均輕松過關。
作者簡介:高杰,《中國環境報》江蘇記者站副站長。自1988年擔任《中國環境報》記者以來,一直在淮河、太湖、長江流域從事環保采訪報道工作,是淮河流域幾次重大污染防治事件的見證人之一。2000年獲得我國設立最早的環保獎———“地球獎”。
尊重自然規律 修復生態系統
方晨
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過多過密的水利工程,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導致淮河的生態系統結構遭到破壞,生態功能嚴重退化。這是淮河難于治理的深層次原因。
應該跳出“就治水談治水、就治污談治污”的舊框框,用生態、流域和系統的觀念和思路,重新審視淮河的污染治理。
淮河難以治理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我認為,是淮河的生態系統結構遭到破壞,生態功能嚴重退化。
水資源開發利用過度,大量擠占生態用水。2002年,淮河水資源總量為702億立方米,僅占全國的3.4%,而流域人口耕地面積卻占全國的1/6,人均水資源量不到全國的1/5。2002年淮河流域總用水量為530.41億立方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高達71.6%,大大超過國際上公認的內陸河流開發利用率30%(合理利用程度)和40%(合理程度上限)的水平。由于生產生活用水大量擠占生態用水,導致淮河的循環能力和再生能力大大降低、乃至喪失,加劇了水污染程度。尤其是許多支流,在干旱季節基本沒有自然來水,河里面流的全是污水,成了名副其實的排污溝。
過多過密的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淮河治水50年來,重點是修水庫和兩岸的筑堤,疏浚河道。這對于調節水量、防洪排澇等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們在治水時很少考慮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目前淮河流域建有大小水庫5300多座,平均每50平方公里建水庫1座,每條支流建水庫近10座。過多的水庫、閘壩建設改變了水的時空分布,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質被人為改變。閘壩還減緩了水流速度,削弱了水體自凈能力。水少時,閘壩成為攔水蓄污的“污水庫”;水多時,閘壩開啟,大量污水團下泄,給下游帶來了大面積的污染。
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水環境容量明顯下降。濕地生態系統是水體與陸地、各水體之間生態功能的連接紐帶,既可以調節季節不均勻的水量,還可以阻留、積淀和吸收各種污染物,為水體形成一道道凈化屏障。據調查,淮河流域湖泊水面由20世紀50年代的3000多平方公里減少到90年代的1032平方公里,減少了2/3。濕地的喪失使淮河的水環境容量大大減少,自凈能力下降。
常言說“流水不腐”,而上述原因降低了河流的環境容量,減緩了水流速度,導致自凈能力基本喪失,使淮河的水污染自然雪上加霜。
因此,我們應該跳出“就治水談治水、就治污談治污”的舊框框,用生態、流域和系統的觀念和思路,重新審視淮河的治污方式———
深入研究淮河的自然規律,治水與治污應統籌兼顧?;春?0年治水、10年治污的教訓非常深刻,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忽視了自然規律?;春颖旧硎且粋€巨大的生態復合系統,是一個有其自然運行規律的有機整體,生態系統的各種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互相作用、互為因果。因此,要用生態的觀念和流域的觀點、系統的觀點對淮河治水、治污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統籌安排。
今后,對原有自然水系產生重大變動的工程,尤其是對河流截彎取直的“運河”改造工程要慎重決策,同時應拆除廢棄的閘壩及對生態平衡產生嚴重影響的工程設施;對現有水利工程設施除生產生活水源調度外,還要注重生態用水調度。
按照“生態優先”原則開發水資源。一要減少水資源開發利用量,保障生態用水,使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減少到40%以下,以滿足“維持淮河生命基本水量”的要求;二是發展節水型農業、節水型工業,建立節水型社會。在制定沿淮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應把水資源放在突出位置加以考慮,實行最嚴格的節水制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搞好淮河生態環境的修復。把行洪蓄洪區等濕地的生態功能定位在調蓄洪水和防洪行洪上,嚴格控制一切導致生態功能繼續惡化的開發活動;認真做好生態環境的重建與恢復,有計劃實施退田還河還湖;在流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重點地區建立保護區,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
作者簡介:方晨,長期從事環境管理及生態環境研究,現為安徽省環保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中國生態環境學會常務理事,安徽大學兼職教授。主要論著有《安徽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報告》、《安徽生態省建設指標體系研究》等。
《人民日報》 2004年0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