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變陣:從碳酸到非碳酸
本報記者 林晨 實習記者 譚淑金 深圳報道
“非碳酸飲料與碳酸飲料之間的比例已經從2005年的2:8,上升到了現在的3:7。”可口可樂公司在回復本報記者時表示。同時可口可樂公司強調,收購匯源并不是公司要削弱或者放棄碳酸飲料的推廣,可口可樂的碳酸飲料仍保持快速增長。
雖然碳酸飲料保持快速增長,但在中金公司研究部“2008年上半年相關食品行業回顧”中顯示,果菜汁及果菜汁類飲料1月至5月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比增長達32.7%。高于碳酸類飲料118.6%的增幅。
“近幾年,消費者對于碳酸飲料的好感在下降,果汁更符合健康飲食的理念。”廣東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表示,縱觀中國飲料市場,碳酸飲料已不再是主導,純水、功能性飲料、茶飲料、果汁、乳飲料等健康飲料成為市場新寵,且消費增長十分顯著。
短短幾年內,碳酸與非碳酸飲料的比例發生了的變化,則間接應證了非碳酸飲料的發展速度之快。
趨勢
“經過這么多年的競爭,兩樂已占據了中國碳酸飲料市場的絕對地位,市場基本達到飽和,各自所占市場份額也趨于穩定。”張俊修表示,為了在飲料行業取得更好的發展,兩樂的競爭陣地已慢慢從碳酸飲料轉向非碳酸飲料市場了。此次收購匯源就是可口可樂戰略調整的一大舉措。
1927年,可口可樂公司入華,其產品碳酸飲料給中國人們帶來了全新的感覺。上世紀80年代,百事公司與也進入了中國市場。隨著健力寶的沒落和幾個國產可樂品牌在市場的表現不佳,國內碳酸飲料呈現兩樂獨大的局面。
之后,隨著消費者崇尚健康與自然,對碳酸飲料產業是否健康的質疑之際,果汁、牛奶、茶飲料等非碳酸飲料的機會到來。因為天然、健康、解渴、低糖低熱等特點,這些非碳酸飲料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日漸成為眾企業發展追逐的目標。
根據糖酒快訊網發布的2007-2008年中國飲料行業年度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果汁和果汁飲料的比重在1-11月是20%,比2006年同期上漲2.46%;碳酸飲料在2007年1-10月的比重卻比2006年同期下降1.67%,并隨著新品類飲品的出現,還有下滑的趨勢。
“碳酸飲料市場的格局已定,可口和百事兩家獨大。而果汁飲料、茶葉等非碳酸飲料市場,因為還是剛剛起步,其潛在的市場發展空間很大,自然成為眾多企業角逐的對象。爭奪這塊市場蛋糕的廝殺才開始。”張俊修表示。
這種大的背景之下,可口可樂公司也不例外,以“健康”、“時尚”的市場策略,希望重新塑造“健康”形象。
但在碳酸飲料市場之外,兩樂并沒有太多優勢:占據非碳酸飲料市場主導地位的康師傅和統一。而在非碳酸飲料細分市場里,娃哈哈和農夫山泉始終是飲用水行業的前兩名;而匯源果汁在100%純果汁上處于壟斷地位;椰樹椰汁在椰奶領域內表現搶眼。
自2004年可口可樂推出不帶氣的果粒橙果汁后,兩樂開始以各種方式加速布局非碳酸飲料市場。
今年3月,可口可樂與雀巢簽訂合作協議,在全國范圍內共同推出“原葉”系列茶飲料;5月,市場傳出消息,百事可樂有意進軍涼茶市場。9月3日,可口可樂宣布收購匯源。
事實上非碳酸飲料的行業競爭已經拉開:6月末,統一計劃出資30億元新臺幣收購內地的食品和飲料生產企業,希望就此擠掉可口可樂公司,奪回內地第一大果汁銷售商的地位;百事可樂與聯合利華在全國推出果繽紛,康師傅更是將空前的精力投入果汁市場,大力擴充內地分銷網絡。
破局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再加上本身的酷兒和果粒橙品牌,它在中國果汁市場上的份額和競爭實力將穩穩靠前,這對于中國果汁市場乃至飲料行業的競爭格局或將產生重大影響。”專家推測。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之前,市場上純果汁的重要品牌有匯源、大湖、華邦等品牌,果汁飲料市場則被匯源、康師傅、統一等知名飲料巨頭占據統治地位。有資料顯示,2007年前5個月,國內規模以上企業生產果汁及果汁飲料406萬噸,同比2006年上升16%。
收購之后,果汁市場直接的變化就是可口可樂將取代匯源,和康師傅、統一在果汁市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眾所周之,百事與可口是國際飲料行業中最大的競爭對手。在原有的碳酸飲料,百事可樂旗下的市場份額原本就不敵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與聯合利華合作推出的立頓已經宣布退市,在茶飲料方面的競爭力在減退,果汁飲料雖然有果繽紛,但與收購匯源的可口可樂相比差距已經很大。”
可口可樂借助資本的優勢,在國際上亦以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收購做大非碳酸飲料:去年5月,可口可樂宣稱將以41億美元現金收購維他命飲料生產商Glaceau,并欲以約10億美元收購英國第二大瓶裝水公司Highland Spring。
此前,可口可樂計劃,投資8000萬美元在上海建立全球第六大研發中心和一座中國總部大樓,該中心將根據汽水、果汁、茶飲料、水等產品分為不同研發部門,全面進攻非碳酸飲料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