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娃哈哈沖突事件迥異,光明乳業與法國達能選擇低調“分手”。光明乳業與達能集團事發當日發給《華夏時報》的聲明均表示“分手”是出于戰略的考慮。相關分析認為,經過娃哈哈和光明事件,法國達能在中國的投資策略或已轉變。
收購中國乳企受挫
10月16日,光明乳業在證券媒體上公告稱與達能合作全面終止,不再負責生產銷售其品牌酸奶。
“從去年12月份開始達能與蒙牛組建合資公司起,就意味著達能與光明遲早要分開。”東方證券分析師任美江認為,達能與光明的分手與蒙牛有直接關系。
據了解,2000年10月光明乳業改制后,經過達能的兩次收購,達能成為光明乳業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也上升為20.01%。然而,達能的持股比例上升,也透露其想控制光明占據中國乳業一席之地的野心,但這與光明乳業“全面領跑中國乳業”的戰略目標相沖突,這就有了后面達能與蒙牛的合作。
2006年12月,達能宣布與蒙牛成立合資公司,進行酸奶生產銷售方面的合作。2007年4月初,達能將原本托付光明乳業打理的酸奶子品牌“碧悠”轉交蒙牛生產銷售,局勢已變。
達能中國的下一站
達能企業的形象成了“強勢”的代言。控制不了光明,達能是否轉而收購其他中國乳企呢?
“從目前的格局來看,收購蒙牛是肯定不可能的,中國的乳品企業前幾位都很強勢,而二三線品牌如三元等又不符合達能的要求。”東方艾格高級乳業分析師陳連芳認為,達能希望通過收購的方式占據中國乳業一席之地的想法很難實現,但與蒙牛合作,即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營銷專家李光斗認為,中國乳業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僅伊利和蒙牛兩家加起來年銷售額能達到450億元,在中國乳業市場競爭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達能從高端市場入手,還會有很大的機會。
食品行業分析人士李志起甚至認為,達能在中國的投資未必要以乳業為主。但是中國市場對于達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了解,去年一年,在法國達能集團140億歐元的全球銷售額中,中國占據了10%的份額。
背景
達能布局中國乳業史
1987年,法國達能集團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酸奶公司:廣州達能酸奶公司。
1994年,達能與光明先后合資建立上海酸奶及保鮮乳項目,達能占45.2%的股份。
2000年,達能獲得光明乳業5%的股權。
2001年,達能亞洲有限公司參股光明,比例為5%,之后并一直尋求該企業的增持,到2006年4月,達能已持有光明股份20.01%,成為光明乳業的第三大股東。
2006年12月,達能與蒙牛組建合資公司,達能持股49%。致力于酸奶等產品的生產、研發與銷售。
2007年10月,達能將其所持的光明乳業20.01%的股份轉讓給光明乳業兩大東家上海牛奶集團和上實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