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溫州,有100多家企業正靜候上市,數十家企業張羅引進戰略投資者
9月13日上午,奧康集團總部大禮堂,鎂光燈下,王振滔和班德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王振滔是中國最大民營制鞋企業——奧康集團的董事長,班德則是國際著名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公司的大中華區總裁。雙方就此正式結成全球戰略聯盟,科爾尼將針對奧康集團2008~2012年發展戰略作全面規劃,目標直指兩年內的上市計劃。
“上市是必然的,目前已先后有高盛、麥格理等20家左右的投行和證券公司到奧康咨詢參股上市等事宜,我們初步確定了5家候選者,接下來將選擇其中2家進一步洽談。”王振滔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隨著國內其他鞋業品牌的紛紛上市,溫州鞋業市場格局也已面臨根本性轉變。
事實上,不只是奧康,也不只是溫州鞋業,眼下在溫州,100多家企業正靜候上市,數十家企業張羅引進戰略投資者,合資、并購、收購……成了溫州老板們掛在嘴邊的日常用語。
王振滔告訴記者,溫州企業家們已經開始考慮資本的力量,意味著“溫州制造”已開始步入“產業經營與資本運營兩種方式并用的時代”。對溫州民企頗有研究的浙江大學EMBA中心主任范曉屏教授也對本報記者說,溫州正面臨傳統經濟時代向新經濟時代的轉變,溫州資本正在實現新的跨越。
榜樣的力量
溫州以輕工業聞名,“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中國剃須刀生產基地”……一大批在國內外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的優勢產業,一度創造了“溫州制造”的輝煌。
但與此同時,近年來土地、水、電的嚴重短缺也開始讓溫州市密密麻麻的企業叫苦不迭,剛性資源的匱乏已然構成整個溫州的發展瓶頸;來自家門口的競爭也讓“溫州制造”利潤更趨微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制造型企業開始外遷,尋求新出路。
來自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表明,2006年溫州生產總值1834.38億元,同比增長13.3%。從總量上看,在長三角城市中居第七位;增速更是落在了第十五位,在浙江省居倒數第二位。由此,有觀點直指“‘溫州制造’開始衰退,溫州模式面臨危機”。
不僅如此,后來者和競爭者的搶先“占位”更使得溫州商人們憂心忡忡。5月上旬,同樣在鞋類制造行業搏殺的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880.HK)全球招股,凍結資金超過4337億港元,一舉突破了工商銀行(6.49,0.03,0.46%)去年創下的紀錄。此次IPO,百麗國際共募得資金86.6億港元,總市值超過500億港元,被香港媒體稱為“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內地零售類上市企業”。
“震撼!”向來健談的王振滔此時惜字如金,只用兩個字向本報記者形容他面對上述數字的感覺。
在隨后的9月12日,百麗國際股價達到9.8港元,市值接近780億港元,王振滔說,這不能不使他再次感到震撼,“如果這些資金用來在全國布點,我們該怎么辦?”
王振滔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此前,百麗國際稱,將拿出約24%~25%的籌資金額用于在內地開設新店,按照既有計劃,每年將新開1000家新店,其中包括建立更多的零售運動商城。
再一次讓王振滔感到“震撼”的是,百麗已經在行動——“前些日子帶隊去百麗參觀,突然發現百麗已經開始介入男鞋的生產,而在上市前,這個企業還僅僅主要是在做女鞋,競爭對手又增加了一個,而且是重量級的。”王振滔很認真地說,“最近的壓力的確不小,甚至都無法安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