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試行的國有企業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將結束國企10余年不向國家分紅的歷史,其戰略意義更在于,此舉將有助于實現國有資本“有進有退”。
所謂國企分紅是“殺雞取卵”,會“破壞企業治理結構”、“影響企業發展”等說法都站不住腳。
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要堅持的三項原則
一是統籌兼顧、適度集中;
二是相對獨立、相互銜接;
三是分級編制、逐步實施。
比如,“殺雞取卵”的說法沒有考慮到,國企分紅制度很可能采取“低起步”的方式,這種方式對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將非常有限。另外,從已公布2006年利潤分配方案的上市公司情況來看,現金股利占凈利潤的比例約為40%,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約為50%。此次試行的方案中,分紅率可能會大大低于證券市場的平均分紅水平,因此“影響企業發展”的說法顯然是夸大其詞。
財政收入多少取決于經濟“蛋糕”有多大,而做大經濟“蛋糕”的基礎則是企業能夠盈利。因此,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目的仍是把企業做好。而國企分紅,也將會“取之于企業、用之于企業”。
其實,國企分紅不僅不會破壞企業治理結構,或是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從更高層面看,這一制度將有助于國有資本真正實現“有所為有所不為”。
從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目的看,這一制度是為了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規范國有資本收益分配制度。
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就是要推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如重大基礎設施、重要礦產資源、高新技術研發)集中,從不屬于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如一般競爭性行業)中逐步退出。
通過分紅可以助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首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后,對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可以降低分紅比例或免收紅利,從而增強企業的自我積累能力;其次,實施國有產權轉讓,使國有資本直接退出該行業企業;第三,以企業分紅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收入為主形成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在安排支出時,可以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企業傾斜。
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公共財政預算以及社會保障預算三大體系的互通,也能夠平滑國有資本退出時所產生的社會矛盾。比如,目前在缺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情況下,不少地方公共財政預算在為當地國有資本退出“埋單”,支付國有資本退出的成本。
如果考慮到國有資本退出以及對退休老職工的歷史欠賬,社會保障預算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國有企業退出支付成本。而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一方面可以彌補國有企業退出的成本,從而使公共財政預算騰出手來;另一方面,國企向國家分紅,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機制彌補社會保障預算。三大預算體系既是相對獨立,也是互相聯系的。(記者 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