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七)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與課程體系改革創新計劃
緊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建立規范的專業設置管理機制和專業設置標準。探索課程改革,創新教材建設,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產業,特別是區域產業的緊密對接。
19.開展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規范化建設
按照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相對接的原則,調整專業設置,引導地方和學校根據區域產業需求,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建立中等職業學校人才需求預測與專業設置動態調整的聯動機制,促進專業建設規范化和信息化。
修訂、頒布和實施新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研究制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管理辦法,開發專業設置標準與教學指導方案,規范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建設專業設置信息發布平臺,開通新專業申報、審批管理系統,建立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就業狀況數據庫,逐步形成專業設置公共服務信息系統和需求預警機制。開展國家示范專業點建設,遴選1500個左右有顯著優勢和鮮明特色,能夠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的國家示范專業點。
2010年,發布新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建立專業動態管理機制,啟動國家示范專業點遴選工作。2011-2012年,開發專業設置標準與教學指導方案,研究建立專業設置需求與預警機制,逐步形成專業設置公共服務信息系統。
20.開展面向區域產業的專業改革試點
根據新時期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思路,選擇一批學校,鼓勵其在骨干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大膽改革嘗試,著力探索人才培養與行業、區域產業、職業崗位和企業用人實際緊密結合的方式與方法,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提供可借鑒的改革模式和經驗范例。
圍繞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物流、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和生物育種等國家產業振興和新興戰略性產業,以及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民族特色產業的發展要求,確定100個改革創新重點專業。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實際,遴選500個專業點,以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對接、教材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為目標,推動學校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教學環境、課程體系、教材、教學方法改革,增強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2010年,確定改革創新重點專業,在學校自愿申報的基礎上,遴選專業改革試點學校,啟動專業改革試點工作。2011-2012年,對專業改革試點學校進行跟蹤指導和評估檢查。
21.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教材創新
圍繞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對接職業崗位和企業用人需求,創新中等職業學校教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具有時代特征和職業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體系。開發建設覆蓋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地方特色產業,苦、臟、累、險行業,民族傳統技藝等相關專業領域的創新示范教材,引領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改革創新。
研究制定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管理辦法,健全教材開發、遴選、更新機制,進一步完善教材編寫、審定機制。加強中等職業教育教材編寫、審定和出版隊伍建設,組織成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建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編寫專家資源庫,建設50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出版基地。以職業標準為依據,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教材呈現形式,更新教材結構和內容,開發遴選1200種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教材。其中,組織開發量大面廣、規范要求高、對產業振興發展起重要支撐作用的教材500種,扶持開發規模小、數量少,開發難度大,但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教材200種,指導建設地方、行業特點鮮明的教材500種。
2010年,制定教材建設管理辦法,成立教材審定委員會,建立教材編寫專家資源庫,建設教材出版基地。制定創新示范教材組織開發與扶持開發方案,啟動300種創新示范教材開發工作。2011-2012年,制定創新示范教材指導建設方案,啟動并完成900種創新示范教材開發建設工作。
(八)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計劃
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的深度結合,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決策和科研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務決策、服務戰線和服務社會的中等職業教育數字化公共信息資源服務體系,以信息化帶動中等職業教育現代化。
22.建設中等職業教育網絡學習平臺
以信息技術創新教與學的方式和環境,開發、整合數字化資源,為教師、學生和社會人員方便、快捷地獲取優質學習資源、交流信息提供基于互聯網的學習平臺,服務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
開發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發布、共享和管理系統。建設面向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和社會人員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包括網上學習、在線輔導、考試評價、證書考核等功能;建設面向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教學支持服務系統,包括資源獲取、教研交流、進修提高等。依托有關單位建成4個國家中職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中心。遴選300所學校,支持其拓寬網絡帶寬、改造硬件、充實資源、培訓教師,建設數字化仿真實訓示范教室,探索構建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新模式。
2010年,建成網絡教學資源發布、共享和管理系統;2011年,建成學習支持服務系統和教學支持服務系統;2010-2012年,分批設立4個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中心和改造建設300個數字化教室。
23.建設中國職業教育數字化信息資源公共服務體系
開通面向公眾的“中國職業教育信息資源網”,通過開發整合、征集評選等多種方式,匯聚和共享包括“教產對話”、“校企合作”、“成果展示”、“技能大賽”、“教育教學”等方面的信息資源,逐步建成中國職業教育數字化信息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科研和決策的信息化水平。信息資源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
實時發布《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物流等“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實施進展情況,《職業崗位》與《專業目錄》對接信息等方面的業務要情。
著力建設“教育與產業對話協作系統平臺”、“學校與企業一體化合作系統平臺”、“改革創新成果展示系統平臺”、“就業信息服務系統平臺”、“技能大賽信息系統平臺”、“網絡學習平臺”、“中等職業教育服務與監管綜合信息系統平臺”等若干重大信息化應用系統平臺。
動態更新“中等職業教育新聞時事”、“國家重大職業教育工程項目進展”、“東西部聯合辦學”、“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職業教育科研”、“職業教育園區化建設”、“地方經驗”、“國際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動態”等信息。
制訂《中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課件資源開發標準》、《中等職業學校視頻宣傳短片制作標準》、《中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共享及其權益保護管理規定》、《中等職業學校校園網建設標準》、《中等職業學校校園信息主管培訓與認證管理辦法》等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加強職業學校教師、技術和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培訓,普遍提高學校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2010年,完成信息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論證;制訂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2011年,啟動信息系統平臺的開發工作;開通中國職業教育信息資源網。2012年,信息系統平臺投入使用;開展相關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