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變味”引發存廢之爭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出臺規定,從今年起,山東全部取消省內制定的高考加分等照顧性政策,強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在招生錄取中的作用。今年兩會期間,高考加分政策也在代表委員間引發了存廢之爭。
“應當取消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加分項目。”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監察局副局長杜黎明委員坦言,如果學生真的很優秀了,又何必需要再加分?對這些學生加分過多,對絕大多數‘裸考’的學生就形成極大的不公平。
全國人大代表、銀川市唐淶回民中學教師呂新萍說,特長加分的高考政策也讓城市孩子“不堪重負”。琴棋書畫和體育項目等,本應是學生的興趣愛好,但當與高考掛鉤,那些本來應該快樂的東西就變了味。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家長就讓他們參加各種學習班,奧數、體育、航模、琴棋書畫,沒有時間玩,剝奪了他們本應擁有的快樂童年,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呂新萍無奈地說。
杜黎明也認為,為鼓勵學生興趣、提高綜合素養,不能簡單地與高考加分掛鉤。“只有報考相關專業才加分,報考其他專業則不應加分。從長遠來說,更應取消高考中的所有人為加分,還高考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提及高考加分政策,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涂文濤認為,加分政策本身并沒有問題,像民族加分項目,四川少數民族地區,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落后,教育整體水平低下,如果不給當地學生加分,那他們考上大學將難上加難。“最近,高考加分政策出了一些問題,但不能簡單地廢止,應該進行規范和加強監督!”
規范加分,將政策置于陽光下
針對社會各界對高考加分政策的廣泛質疑,教育部也提出在今年要規范特殊類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規范高考加分,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認為,關鍵在于減少一些不科學的加分項目,并將加分政策的執行過程置于陽光下。
代表委員們認為,教育部門應該在廣泛、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特別是高考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全面清理、調整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分值以及適用范圍,做到寧缺毋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