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國際學校難適應需求
中國目前的國際學校其實不少。據2007年10月中國公布的“教育部批準設立91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名單”,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福建、浙江等中國15個主要省市,都創建了針對外籍子女的國際學校。其中上海和北京各有20多所。
孫哲將這些國際學校分為三類:一是純西方式學校,比如全美學校;二是香港人或新加坡等英聯邦國家華人開辦的國際學校;三是大陸人開辦的雙語學校。他認為,這三種學校各有缺點。
孫哲介紹,當初,Royce之所以沒有就讀全美學校,一個原因是因為排隊者眾,“美國大公司中國區總裁的孩子都得排隊”。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們不想讓孩子完全美國化。全美學校不但學費貴,而且中文教育不行,只適合純歐美血統的孩子,并不適合需要與中國社會打交道的“ABC孩子”。
第二種國際學校學費較便宜,但香港、新加坡老師的中英文口音都不太標準,而且一般是以IB(國際文憑)國際課程、教材為主,真正好的IB教師在中國很少,不太適合希望孩子個性化發展的家庭。
第三種其實就是中國學校,中國式教育再多加一點英文,教學方法比較死板,孩子將來考美國一流大學的競爭力不夠強。
由于一直沒有給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2006年,Nina和孫哲干脆“攛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創建了復旦附中國際部。今年3月,基于同樣的考慮,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也建立了國際部。
在中國讀書學美國課程
“這兩個學校的教學目的,就是把孩子送進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名牌大學。”Nina說。
這兩所學校里70%的教師是畢業于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倫敦政治學院等世界名校的外籍人士,剩余的30%則是復旦附中和清華附中本部教師。
由于學生以美籍華人居多,教授的課程和教育模式大部分使用美國教材和方式,“我們與美國最好的小學和初中——紐約銀行街學校和道爾頓學校合作,共享教材、教案和其他教育資源,讓孩子學習到最符合時代需要的知識。”清華附中國際部執行校長劉俊介紹,以后該校甚至可能實現所有課程電子化,讓兩邊的老師一起通過網絡給學生上課。
Nina透露,清華附中國際部目前確定的小學部教師就是美國道爾頓學校一名非常有經驗的教師。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小學、中學在中國的公立學校讀,打好中文基礎,高中再轉到國際學校,為考取美國大學做準備。
而按Nina的介紹,清華和復旦附中的國際部高中階段將實行全英文教學,學習的是美國AP課程,“成績是美國高校都承認的,學校老師也將針對美國名校的要求去包裝學生,考取美國高校會比較容易。所以,如果學生進高中時英文太差,將根本就沒法上課。”
復旦附中國際部教務長Peter Shon透露,復旦附中的師生比例是1:1,學費是1至5年級每學期(一年兩個學期)3.6萬元(人民幣,下同);6至8年級3.8萬元;9至12年級4萬元;對兩個以上子女同時入讀的家庭,給予5%的學費優惠;9年級以上學生提供住宿,每學期住宿費8000元(兩人一間,有獨立浴室)。
據介紹,復旦附中國際部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有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就讀,已經畢業的十幾位學生都考上了美國或加拿大的名牌大學。
千萬獎學金資助小海歸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學校學費普遍昂貴,比如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每個學生一年學費高達19萬元(人民幣,下同),對一般家庭來說是個沉重負擔。
之前,許多外資企業都為駐外人員子女百分百報銷學費,作為福利。但金融風暴出現后,有的公司已取消了這項福利。不少學生家庭難以為繼,只好讓子女退學或轉學。
雖然華人因有儲蓄美德,在這方面受影響較小,但為了讓更多孩子能接受合適的教育,清華附中國際部與復旦大學附中國際部今年3月聯手籌措總額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用以資助品學兼優的國際學生。
該計劃將面向兩校1至12年級的所有在校生,每年大約有30%的學生可以最終獲得獎學金。
清華附中國際部執行校長劉俊解釋,創立千萬元獎學金正是為了幫助金融危機下仍希望留在中國發展的國際人才緩解子女學費壓力。這也是中國學校首次向國際中小學生提供如此高額的獎學金。
中國教育部和外交部的官員對清華和復旦的行為給予了支持。
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大陸知名高校代表都希望能與清華附中國際部簽約,幫助本校海歸教授和外籍專家子女獲得優先錄取資格。業內人士相信,這樣的國際學校,在中國會越來越多。(黃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