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中學畢業就出國是趨勢
俞敏洪因為創立新東方而名滿天下,但卻是一個從來沒留過學的“留學教父”。
“不夸張地說,沒有新東方的話,今天中國出國留學的學生不會這么多。”俞敏洪說,新東方的出現和發展剛好迎合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潮流,實際上也帶動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潮流。
在俞敏洪剛剛開始辦托福和GRE班的時候,北京已經有三四家這類學校,上世紀80年代,上海的前進學校比新東方要有名得多,當時的學生都是從北往南去上海學托福。“新東方與眾不同的是,這里面并非只有教英語的老師,而是匯集了一群樂意去感知社會變化、以及推動社會變化的人——這是北大出來的這些人的‘通病’。我們當時已經認識到推動留學潮流所具有的歷史意義,這也是我自己后來一直把新東方做下去而沒有出去留學的原因。”
俞敏洪說,他們有意無意地在倡導一種通過留學來改變自己命運的概念,但同時也倡導,假如你留不了學,也可以改變自己命運,兩種概念并行。
新東方在輔導、培訓英語考試的同時,還做了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告訴學生怎么樣出去留學的普及工作。中國很多學生都希望自己出去留學,但不知道該怎么出去,包括一些基本申請步驟、各個國家對待留學生的區別、各個大學頒發獎學金的流程和決策有何不同、讀研究生和讀博士生的區別在什么地方,等等。新東方的普及工作使得大量學生自己就完成了出國留學的整個過程。“新東方是除了北大圖書館和北京語言大學之外,在當時還沒有網絡的情況下第一家引進美國大學招生簡章及其目錄的民間機構。”
新東方還提倡了一種理念,就是學生應該從中學畢業就去美國讀大學。
“現在,從高中去美國讀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了,這跟新東方的鼓吹有一定關系。我們認為,未來——或許是15年以后,最有競爭力的不再是那些從中國大學畢業后再去美國讀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學生,而是從本科到碩士、博士都在美國讀的那些學生。我相信15年后這種狀況一定會顯示出來,這是不可逆轉的一個趨勢”——現在,新東方從少兒英語一直到出國留學考試培訓都在做。
從學生的構成來看,新東方“學員”原先是本科生和碩士生最多,后來逐漸變成以本科生為主,現在則是中小學生和大學生各占一半。俞敏洪說,從以留學為目標的角度分,中學生已經占到了大約1/3的比例。
新東方:從鼓勵出國到號召回國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徐小平、王強等人回國之后,新東方開始明確地同時推動出國留學和回國創業兩種潮流,提出“出國留學的橋梁,歸國創業的彩虹”這樣的計劃。“1997年以后,我們開始去美國各個大學演講,從哈佛、耶魯到普林斯頓,鼓動中國留學生回國創業。”
俞敏洪說,他看到了一種好現象:1997年他們去美國一些大學演講,問學生畢業后愿意不愿意回國工作,當時最多只有1/3的人舉手。“現在呢,我最近去哈佛商學院演講,結果發現,愿意回國工作的學生幾乎達到了100%,只是還不知道回來后該去怎么樣的單位,該怎么樣去創業,或者從什么樣的工作開始入手。”
也就是說,中國國內的創業環境有了顯著的改善。“這與中國留學生的出國和歸國互為因果。坦率地說,如果當時沒有那么多學生出國留學,現在的改革和開放速度也許會受影響。因為留學生帶來了很多新理念新思想,同時很多留學歸國學生參與了這個過程——很多‘專家官’都是留學生,而且以后這樣的人肯定還會越來越多。”俞敏洪說。
更需要的是“精神留學”
“20多年前的留學,更多的是公派留學,是一種不充分競爭下的、無奈的精英留學;而今天的留學,變成了全民留學、大眾留學,人們有選擇的自主留學。”徐小平如此概括改革后中國留學環境的變遷。
從整體上看,早期出去的人大多是為了學科學、工程,稍晚才有了一些學管理的、學經濟的,而拒絕學習人文、社會科學。一直到1995年徐小平回國的時候,還幾乎沒有出去學法律的。徐小平認為這是一種留學的先天不足,也是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一種缺失——最初的留學政策導致了留學生專業的不平衡。
徐小平記得直到1986年前后有關單位還在強調,鼓勵學生出國留學,主要是自然科學和管理科學。政策的傾斜和引導,左右了很多中國留學生的選擇。
“這一后果已經在今日之中國顯現出來:我們對外宣傳、對外談判的人才很少,懂得西方教育的人也不那么夠。我因此鼓勵中國留學生朝法律、新聞、人文學科方面去努力。”徐小平說,現在,由于經濟能力、政治認可、以及留學生回國后選擇的多樣化三種因素作用,學人文科學的留學生越來越有了適當的氣候和土壤。
徐小平現在給新東方的學生傳播這樣一種思想:“中國經濟有70%涉外,可是中國的人才有70%涉外嗎?如果有70%的人才涉外了,那么中國的國家形象、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將會和中國制造一樣,有著震撼全球的力量。但我們顯然還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新東方正在努力去做——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留學理論,作為鼓勵當代青年出國的理由之一。”
徐小平表示,他希望留學生能夠達到三個目的:獲得就業競爭力、獲得行業競爭力、引領和啟發社會的能力。這第三個目標需要對西方社會有很深入的了解。
徐小平最后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碰到一個女孩,家里花了一百多萬人民幣讓她出國學習,學的是英語,回國后在一個大學教書。徐小平讓她來新東方,跟她描述了來新東方有無限美好的前景之后,她被感動了,激動得臉紅心跳,但她最后突然說了一句話:新東方不正統——因為新東方是民營的、私有的。
“這個女孩出國學到了什么呢?她學到了英語,學到了技術上的東西,卻沒有學到現代西方文化里面精髓的東西——獨立、自由,以及一種觀念:個人力量、民間力量在推動社會前進過程中的重要性。她完成了表面上的留學,沒有完成精神上的留學。”(本刊記者/方玄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