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獎學金覆蓋面90%以上
北京大學今年大幅度提高了獎學金額度,除了特別說明外,博士研究生獎學金的覆蓋面為招生人數的100%,碩士研究生不低于90%。
人事檔案不轉入北大的博士生、已獲博士學位的人員、外國留學博士生以及其他經特別說明的博士生教育項目招收的博士生不能獲得獎學金,而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軟件工程碩士、電子與通信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考試方式為單獨考試的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北大的研究生、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外國留學研究生以及其他經特別說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招收的研究生不能獲得獎學金。
據介紹,北大參照國際上比較通行的研究生獎學金設置辦法,對培養經費、獎學金和助學金進行改革。具體來說,獎學金包括培養經費和生活費兩部分。與以往相比,獎學金的額度提高,可以充抵培養經費和部分生活費。
以新的培養經費標準為例,博士生為每年1.5萬元,兩年制的碩士生是每年1.35萬元,三年制的碩士生是每年1萬元。按照新機制,獎學金的額度有所提高。這3類研究生的獎學金都分為三等。其中,博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金額最高,達到每年2.46萬元,獎學金每降一個等級,金額就減少4800元。兩年制的碩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為2.07萬元,三年制的一等獎學金則為1.72萬元,每降一個等級,則減少3600元。
至于獎學金的設置和評定辦法,則由各學院(系、所、中心)根據本學科、專業特點,參考學校基本框架,自行制定,由學生申請,并實行動態評審。
與以往相比,生活費的補貼大幅增加。博士生以前的生活補貼是每月350元,新的培養機制出臺后,獲得一等獎學金的博士生活補貼將增加到每月800元。
北大有關負責人表示,北大對全體研究生的入學考試及錄取標準是一樣的,培養經費來源不同不會影響錄取標準。
西安交大 碩士生獎助金每月最高700元
作為教育部首批試點的高校之一,今秋開始,西安交通大學將在全國率先推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新入學的2006級研究生中,85%的碩士生可獲得“研究生創新基金”的資助,最高可達每月700元。
“長期以來,研究生混學歷的現象為人所詬病,此次改革將改變這一狀況。”該校研究生院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的機制下,導師可以用協議形式約束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保證他們把主要精力用于學習和科研中。”
新機制下,每位導師招收的研究生人數將受到控制,以保證培養質量。對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基地,或是承擔重要課題、有充足科研經費的指導教師,可另外申請創新基金名額外的招生指標,保證其可以招到更好更多的研究生。
新機制還鼓勵導師以團隊的方式招收、指導研究生,以便為優秀團隊吸引更多好生源。同時,這一辦法還能為優秀創新團隊或重點科研基地中具有博士學位的講師招收碩士生創造條件,改變過去一些指導教師盲目過多招收研究生,及不論培養資源如何,按副高級職稱人數來分配的狀況。
據了解,85%的碩士生和100%的博士生,均可獲得創新基金資助,博士生最高可達1200元/月,碩士生最高可達700元/月。資助金額比原來大幅度提高,同時一些研究生還可通過參與導師承擔的科研課題,獲得其他的研究工作津貼。與以前微薄的國家補助相比,這筆資助基本可以滿足其學習生活所需。
其余15%的碩士生,可以通過申請承擔“三助”工作,獲取生活資助,也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以完成學業。
華中科大 碩士生全額學業獎學金資助面70%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施行方案從2006級研究生開始試行,其中碩士生全額學業獎學金資助面將達到70%,學業助學金資助面達到90%;博士生全額獎學金和學業助學金資助面均大于95%(委培生除外)。
華中科大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基金,兩項制度,三個機制”,即設立研究生創新基金,健全研究生資助制度和導師負責制度,建立研究生招生計劃合理形成機制,研究生招生激勵與扶持機制和研究生培養科技創新機制。
其中,以科學研究為主導是導師負責制的核心,導師負責制包括導師資助制。導師行使和發揮在研究生招生報考、錄取把關、培養指導、資助和推薦就業等方面的權利和作用。招生計劃要體現導師可招收和資助的研究生人數;在保證研究生基本生活條件的前提下,由導師按研究生表現確定助研金具體金額。
研究生招生計劃向優勢學科、新興學科和重點科研項目傾斜,分為三類:基礎招生計劃、傾斜招生計劃和超額招生計劃。各類招生計劃均要求導師支付計劃招生費,三類招生計劃支付的額度標準不同,不同學科門類支付的額度標準也不同。
研究生獎學金分為學業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用于資助研究生學費,由導師向學校申請,研究生向導師申請。學業獎學金分全額獎學金和半額獎學金兩種。全額獎學金資助全額學費,半額獎學金資助學費的一半。
參評研究生必須是全日制普通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獲得學業獎學金資助的學習年限不超過4年;碩士研究生獲得學業獎學金資助的學習年限不超過兩年,其中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獲得學業獎學金資助的學習年限不超過3年。 (記者 原春琳 甘麗華 孫海華 通訊員 趙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