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每年向外轉移農村勞力近10萬人,因此出現了干農活缺勞力的問題。一些精明的農民瞅準這一需求空間,組織剩余勞動力成立各類“農業家政服務隊”,到缺勞力戶家中開展有償種養、管理、收獲、銷售等服務。目前,該縣已涌現這樣的“農業家政”組織120多個,參加的農民達4000多人。(8月27日《人民日報》)
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民經營理念的轉變,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風行廣大農村,而民營經濟的強勁發展,又使農村富余勞動力進企業當上了“上班族”。許多農村家庭出現了丈夫進城務工,妻子在家種田的情形,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經營者勞動力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顯,農忙時節缺勞力成了農民最頭疼的問題,更有些農民時常因缺少技術、缺乏信息而“撓頭”。
由于戶與戶之間的規模、內容差異的加大,遇到困難再也不可能像過去曾有的互助組那樣,你給我干,我給你干,相互“換工”和無償援助,農民極希望從搶收到播種,也能像城里那樣享受“鐘點家政”、“專業家政”、“技術家政”、“購銷家政”、“信息家政”等有償服務,以解生產經營中的燃眉之急或后顧之憂。在這樣一種“大氣候”下,“農業家政”便從自然形成的“田間勞動力市場”演化成了一個新興的行業,并日漸在農村走俏。
據報道,“農業家政”是一種有償服務,每個勞力每天收入15至30元不等。其服務內容廣泛,涵蓋農業生產中農作物、蔬菜、林果、畜牧、農產品加工業的育苗、栽種、管理、收獲、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不論何時何地,需要何種“農業家政”服務,只需一個電話,或到村頭轉一圈,就能找到所需要的“農業家政”上門服務,確保雇主稱心如意。
更讓人欣喜的是,在“農業家政”上班的農民,為方便“東家”干活,務工時都帶有混凝土攪拌機、吊機、收割機、拖拉機、脫粒機、茶葉修剪機、機動噴霧器,甚至板車等服務設施、勞動工具,加快了“農業家政”的服務效率,提高了服務質量。他們靈活機動、隨叫隨到、服務優質、工資適中,“生意興隆”,掙的錢也不比外出打工少。
“農業家政”的應運而生,在外出打工的農民、缺少勞力的農民和勞力剩余的農民之間架起了一道“互惠互利”的橋梁,不僅解決了家中缺少勞力、沒有技術、信息不靈的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有利于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而且為剩余勞動力得到合理的轉移和農村技術力量得到有效發揮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更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由是觀之,“農業家政”是農村經濟的必然選擇,是市場經濟對傳統小農經濟的滲透和改革。各級政府在抓好勞務輸出的同時,應及時加強對從事這一新興“職業”人員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最新的農業技術,將這種利工富農的雙贏之舉引入健康發展軌道,在讓人叫好的同時更叫座兒,成為建設新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高福生)
|